资讯 业界专题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可穿戴设备给投资者挖坑了吗?

作者:陈根
2014/11/26 17:48

可穿戴设备给投资者挖坑了吗?

从2013年一些VC大举进入可穿戴设备产业以来,似乎整个产业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如期的爆发现象,其中部分项目更是由于资金压力而采取了B轮融资。其实在我看来,可穿戴设备产业今天的局面是科技产业发展过程的正常现象,无须过度担心。从2012年4月份谷歌眼镜发布之后,将可穿戴产业带入了大众的视野。2013年可穿戴产业在移动互联网的趋势下站到了风口上,资本、人才、媒体、创业者们纷纷涌入,整个行业就如猪站在风口上。进入2014年,各种应用产品相继推出,有成功,有失败,其中一部分可穿戴设备较2013年的出货量增长了500%,甚至更高。

对于一个新兴科技明星,在整个产业链都还未健全,商业模式都尚不清晰,大众都还没有清晰认知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产业就已经进入了商业化探索的道路上。在股票市场上也同样,可穿戴设备产业链相关的上市公司市盈率更是高达50-100倍。而这些资本在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上的聚集,加速了产业链的完善,为可穿戴终端应用产品的普及提供了保障。

目前我们已经看到不论是芯片、传感器、电池、屏幕的厂商都由过去概念性的关注,转变为实际行动,比如一些传感器厂商,芯片厂商都为可穿戴设备推出了专用的方案或产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资本市场大致分为两条路线在挺进可穿戴设备产业。一条是公众资本市场路线,主要在股票市场上,通过公开的资本交易市场支持着可穿戴设备产业链相关企业的研发与创新,侧重于产业链环节;另外一条是VC创投路线,主要是通过对一些投身于可穿戴终端产品探索的团队进行支持,侧重于终端应用产品。

从目前实际的市场表现情况来看,用户应用普及率并没有达到投资人的预期,因此让一些投资者或投资机构出现了观望的态势。同样一些媒体,或业内外的人士也对可穿戴设备的资本活跃与市场活跃,两者之间目前所出现的节拍走调现象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

但在我看来目前可穿戴设备产业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相比于手机产业而言,可穿戴设备的成长潜力越发明显。其中很关键的一个核心就是当万物智能化、数据化之后,可穿戴设备是唯一能连接人与物之间的智能钥匙。也只有这把钥匙能开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以及人的新生活方式。

尽管目前市场的表现情况与资本活跃度之间出现了音率不齐,但相比于其它新兴产业的培育而言,在我看来可穿戴设备产业是属于发育比较健康的产业。至少从2012年4月份可穿戴设备被谷歌眼镜带入到大众视野之前,整个科技领域的产业链商业化都是围绕着手机,以及智能家居在发展。可穿戴设备这个孩子从出生的那天起,没有母乳,连奶粉都没有准备好,整个产业链缺失。没有办法,只能从现由的产业链中东拼西凑,而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可穿戴设备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商业化。

虽然今天在商业化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随着产业链的成熟,以及从业人员的理性回归,商业化的道路将会越来越好。今天,已经不断有厂家为可穿戴设备推出专属的应用,比如芯片、传感器等,随着可穿戴设备的进一步延伸、细分,产业链也将会更细分更聚焦更有针对性。比如很快将会出现针对于智能手表的专属芯片,针对于智能眼镜的专属芯片,针对于智能鞋子的专属芯片等。

当可穿戴设备不断细分,不断延伸的时候,必然会带动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于投资者而言,我认为大可不必为可穿戴设备的前景担心。或许您所投的项目在今天看来并未带来如期的回报,这可能是在风口上站偏了位置,只要调整下位置,可穿戴设备产业必然会飞起来。因此,根本就不在给投资人挖坑一说,或许我们在可穿戴设备产业商业化的道路上脚会踩到石头、踢到石头,这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同样对于正在观望的VC而言,2015年将会是一个不错的进入时点,当然在选择项目与团队时,不可或缺的是关注产品的商业化路径。而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商业化建议,我曾在书中,以及一些文章中都有提及,这里不再展开。可穿戴设备就如同一辆正在飞驰的磁悬浮列车,只要产品能站到可穿戴设备商业化的这趟磁悬浮上,后果将会很严重。

(作者简介:陈根,智能穿戴产业专家、智能家居产业专家,产业变革专家。科技、财经评论员。《可穿戴设备:移动互联网新浪潮》、《智能穿戴改变世界:下一轮商业浪潮》、《智能电视:重塑第1屏》等科技畅销书作家,更多关于智能硬件以及可穿戴设备的探讨,请关注雷锋网。欢迎关注本文作者微信公众账号:陈根谈智能穿戴,以及新浪微博:陈根微博)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可穿戴设备给投资者挖坑了吗?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