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AI+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切入物流分拣市场,3D机器视觉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作者:刘伟
2019/01/23 18:38

切入物流分拣市场,3D机器视觉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赵青骨子里是个不安分的人。2009年硕士毕业后,他因为不想进入公务员体系或国企按部就班的工作而加入了宝洁。七年后,同样因为这点不安分,他毅然离开创办了熵智科技。

3D视觉邂逅电商物流

赵青为自己人生设定的下一站是3D机器视觉,但他真正心心念念的远方是机器人。赵青认为,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增长已经遭遇了天花板,突破天花板的关键就在3D机器视觉。

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总共销售了45万台工业机器人,其中35%进入了汽车产业。在整个工业制造领域,汽车制造是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最高的;其次是家电3C,消化了25%的工业机器人;两大产业已经成了机器人竞争的红海。

赵青认为,未来工业机器人的机会在长尾市场。但长尾市场的大多数场景都是非结构化的,对机器人的智能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电商物流为例,电商物流是工业机器人最重要的新兴市场之一。中国电商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一骑绝尘,但电商物流的自动化水平并不高。过去,各大玩家忙于跑马圈地,无暇他顾;近年来随着线上流量天花板凸显,行业格局渐趋稳定,才逐渐将目光移向了自动化和降本增效。

电商仓库和汽车生产线有很大差别,后者的需求是相对固定的,“一个车间最多5款车型,20种配置”;而一个电商仓库可能包含10万个SKU,SKU之间还有不同的组合方式,需求完全是定制化的,传统机器人已经无法胜任。

让机器人变聪明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为它创造视觉,让它获得感知和观察世界的能力。事实上,国际领先的机器人巨头们早就这么做了,它们在2D视觉领域已经建立起了非常高的壁垒。但在新兴的3D视觉领域,巨头们反应稍显滞后,这为初创公司提供了逆势崛起、弯道超车的机会。

和2D相机相比,3D相机提供了物体的形状和距离信息,传感维度提升后可使机器人具备柔性环境的作业能力。虽然3D视觉技术目前基本还停留在研究阶段,实质性产品较少,但毫无疑问,它将成为机器人行业的未来。

“明确了目标,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实现以及由谁来实现。”赵青认为,自己就是合适的人选。

一场华丽的冒险

赵青是个热衷于冒险的人。

研究生毕业后,他没有参加毕业典礼,而是找师兄借了3000块钱,瞒着家人骑车去了拉萨。自行车是临时买的,花了800多块钱,全程骑行了25天。“过程还是很艰苦的”,时隔十年,回忆起这次冒险赵青记忆犹新。

创业是一场更大规模的冒险,需要的不只是勇气和毅力,还有眼界和资源储备。

赵青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这是一个拥有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国内顶级大学的顶尖学院,底蕴十分深厚。而他所在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又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的知识面众多,这为他提供了非常宽广的视野。

赵青本人也是一个机器人的狂热爱好者,在校期间曾带队获得国内外各类机器人竞赛奖项十余次,并创办了华科机器人创新基地。

对于创业者,个人激情、知识背景和对技术落地场景的理解都必不可少。在宝洁的工作经历为赵青补上了最后一环。

赵青在宝洁的七年工作经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负责生产线设备相关工作;第二阶段参与了太仓、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三个新厂的建设;第三阶段负责宝洁亚太区仓储物流的自动化;都是围绕工厂和仓库展开的,这帮助他建立起了对场景的深刻理解。

赵青的这些经历也被投资方所看重,熵智科技的天使轮投资人远望资本程浩向雷锋网表示,“熵智科技的几位合伙人都有非常好的机器人领域的背景,都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机器人团队,之后又在这个领域打拼多年,不光有很好的理论基础,还有很强的工程落地能力和不错的客户资源,这是我们决定投资的最主要的原因。”

熵智科技的核心技术,是机器人的3D视觉与运动规划。赵青介绍,3D视觉技术的应用落地面临两大难点:一是3D视觉技术对于应用场景要有强适应能力,比如在反光、暗黑、覆膜和远距离等条件下是否依然可以准确感知、识别出物体;二是3D视觉技术和运动规划技术的衔接,在获取了物体三维信息后,需要基于运动规划技术使机械臂完成既定作业,涉及避碰检测、手眼坐标转换、节拍优化和力控等。

赵青选择的技术落地场景是机器人的视觉分拣。通过3D相机,获取待分拣物品的3D点云,并对3D点云进行分割和识别,确定待分拣物品的位置,再通过运动规划算法,计算出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引导机器人完成物品抓取和分拣,过程中还将能够完成自主避障。

未来,除了物流市场之外,熵智科技也将涉足更多典型工业应用场景。赵青认为机器人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在“非结构化场景下工作的能力”是未来机器人的核心功能,未来应用的延展场景还很宽。

意料之外的旅途

赵青最初的设想是只做核心算法,机器人和3D相机可以采购第三方的,搭载自家算法后再打包出售。但没过多久,他便意识到这条路行不通,“不得不碰硬件”。原因在于,机器人和3D相机成本太高,如果不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商业模式根本跑不通。

“如果你的机器人需要五年、十年才能收回成本,肯定是行不通的”,赵青说道。

机器人本体还好,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在做降低成本的工作,熵智科技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不等也没辙,我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赵青坦言。

他决定从3D相机入手,这个领域玩家很少,“虽然很难,也得硬着头皮上”。

去年4月份获得远望资本和松禾资本的上千万元天使轮投资后,熵智科技投入了大量人力、时间和外部资源潜心钻研3D相机,克服重重困难后,终于完成了产品化。

熵智科技的另一项工作重心是算法的模块化和标准化。赵青介绍,机器人行业有两大核心竞争力,一是技术,二是性价比。前者决定了你能否在市场上站住脚跟,后者则决定了你发展的天花板。

提高性价比的关键在于标准化。赵青介绍,机器视觉巨头基恩士去年的销售额高达49美金,而竞争对手康耐视的销售额只有8亿美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前者的标准化做得非常好。

“投资人做尽调的时候,最先判断的就是,你是不是一家集成商。集成商容易切入市场,但是规模很难做大,赚钱也很辛苦”。

事实上,客户的需求是多样且不断变化的,如何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做到标准化呢?这十分考验企业的想象力。幸运的是,经过大半年的摸索,熵智科技已经窥见了门道。

搞定产品后,接下来是寻找客户。

如何精准地定位自己的客户直观重要。对于创业公司而言,服务大客户容易借助示范性案例容易快速建立起知名度;但另一方面,大客户要求很严格,容易把你拖住,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服务小客户是一种生存手段,但也许做了几年也打不出一个水花。

如何取舍,赵青心目中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他表示,对于现阶段的熵智科技而言,大量接触客户,了解市场,并选取合适的场景加速技术打磨和落地是最重要的。

赵青希望熵智科技能够先深度服务好某一个地区或者某一个行业的客户,做深做透,先站稳脚跟,再徐徐扩张。

更远的征程

从整个行业来看,一方面,3D视觉的需求还没有完全爆发,2D视觉仍然占据着主流;另一方面,各大玩家的产品在性能和价格上也尚未达到客户的需求。赵青认为,3D视觉仍然需要1-2年才能进入快速发展期。

未来1-2年,熵智科技仍将聚焦于两件事情——打磨核心技术和提高产品的标准化以及性价比。

工业是一个很慢的行业,不像其他领域,风口来得快走得也快。它也不是资本角逐的主战场,不会被资本裹挟着往前走。作为这个赛道中的玩家,熵智科技可以偏安一隅,更加冷静地看待公司的发展。

对于资本,赵青保持着审慎与理性的态度。他表示,创业公司离不开资本,但也不能和资本走得太近。“因为没有融资,企业就必须为了活下去而穷于应付,难以保持航向;融资太多则会助长企业的野心,什么都想试一下,最后反而迷失了方向。

据了解,熵智科技正在积极推进下一轮融资,团队规模也会进一步扩张。目前熵智科技团队一共有35人,其中研发人员占到了60%,2019年将扩张到50人左右。

赵青说,随着年龄增长,自己越来越喜欢看小说。有些是大团圆,有些是悲剧收场,但过程都起承转合跌宕起伏。创业亦是如此,他不去想五年十年后的结果,而是更享受冒险过程中的每一步。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切入物流分拣市场,3D机器视觉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