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业界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朱世强:20多年来我培养的学生只有15%去了机器人企业|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

作者:金红
2017/05/19 00:35

雷锋网按:5月16日至17日,以“智能+时代,智胜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暨智能经济人才峰会在宁波余姚举行,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朱世强在主论坛上发表了《关于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的主题演讲,这也是其首次以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的身份公开演讲,在演讲中朱世强提出机器人的产业发展需要专业人才做支撑,而这个专业人才离不开教育,继而分享了其对于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本文由雷锋网进行整理,在未改变原意的基础上略有删减。

朱世强,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浙江大学机器人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朱世强教授在机械电子控制工程、流体传动及控制、机器人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朱世强:20多年来我培养的学生只有15%去了机器人企业|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

今天上午在这里我们揭牌了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今天是我第一次以研究院院长身份来做这个报告。我为什么要在余姚成立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首先我想简单介绍一下,因为浙江大学搞机器人研究的历史非常长,研究的团队也很多。上午我们谭建荣院士介绍了我们整个浙江大学机器人方面研究的情况。这些研究团队因为分散在很多的学院里面,很多老师之间其实合作得并不是很多。尽管有一个联盟,联盟也是比较松散的。所以学校决定要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整合浙江大学的所有的研究,成立实体的机器人研究院。根据省委的指示,因为宁波打造智能经济,尤其是余姚,我们峰会又落在这个地方,所以省委就给浙江大学下了指示,要把这个研究院放在余姚,然后学校常委让我兼任这个研究院院长。所以我今天代表研究院谈点自己的一些想法。组委会跟我探讨我的报告主题,我意识到最近一些年来,这个机器人非常热。在这个非常热的基础之上,产业也在快速的发展,这个产业一定是需要有大量的机器人的专业人才做支撑的,而这个专业人才离不开教育,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机器人教育方面的思考。

中国机器人专业人才数量及研究方向

很多的资料已经显示,我们中国已经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机器人研究队伍。这些队伍分布在高校、科研机构和相关的企业里面。我自己又做了一个统计,我凭借自己的知识,了解了一些我们浙江省以及周边的上海和江苏的情况,大概1/3工科院校已经开始了机器人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很多职业院校现在增长非常快,很多职业院校最近几年开展了机器人的教育教学普及。我认为我们中国高校数量在全世界是最多的,我们工科领域高校一千多所,如此算来估计我们中国已经拥有了最庞大的机器人的科研和教育体系。

朱世强:20多年来我培养的学生只有15%去了机器人企业|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

我让我助手做了一个统计,在最权威的中国网上搜罗2001年以来中国培养的这个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搜索条件两个,一个是论文题目当中带着机器人三个字,第二个是论文关健词里面拥有机器人三个字的。从2001年-2015年全国的机器人博士的这个论文数量2352篇,那硕士就多了很多了,总共有18580篇,如果把这两个数据加起来,从全国的高校来看,大概排在前十位是这几所大学,前三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浙江大学,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等等前十位,最多的超过了1000多个硕士和博士,就是我们哈工大。如果仅仅考虑博士论文,浙江大学排第二位,第一位是哈工大。但是大家看,我们东北的高校还是挺厉害的,前五位有三位来自东北的,所以机器人研究重地,机器人产业的中心在那边,也是不足为奇的。所以,产业依然还是跟教育和人才是密切相关的。

朱世强:20多年来我培养的学生只有15%去了机器人企业|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

那么,这么多的硕士、博士。最近的研究热点是什么?这个东西很难去统计。我想那个角度是什么呢?就是这些研究对象,通常都要查资料,查资料它关注的热点是什么?那么我就看,我们的这个博士论文当中下载量,前10位的,这里说明两个问题。一个下载量大,说明你科研的水平高。第二个从下载论文分布情况可以看得出我们研究的所分布的领域。那么,从这个前10位来看,我们的研究,包括下载,一定会有企业人员下载,下载的分布情况来看比较广,工业的也有。第三位是我的一个学生,刘松国,他搞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其他的有前沿的研究,有可穿戴的,也有非常基础的,像小波理论的,所以我们中国的研究热点还是分布比较广。

三痛与三多三少

我们前面讲了我们有这么多人才培养出来,有那么多高校研究,但是以我自己多年从事机器人教育,人才培养,以及我跟企业所接触的感觉来看,我觉得我们依然有三个痛。

那么,在回过头来看我们整个机器人行业,2年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分析我们国家的机器人行业目前的现状,当时提出了三多三少的现象,这个三多三少的观点后来被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引用分析我们中国机器人行业的目前发展现状。这三多三少,两年多过去了,我觉得依然没有太多的改变:

现象分析与反思

这样的现象,我认为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那么,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在做反思。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选择教育和人才培养这个角度来做反思。

首先,我们培养的人都到哪去了?我没有办法得到全国的数据。但是,我用我自己的课题组,我自己这20多年来培养了50多位的硕士生和博士生,所有的学生都是做机器人。这些学生都非常优秀。我在跟他们接触过程当中,我如果拿我自己当年跟他们年龄相同时候的表现来比,我认为他们各个比我优秀。他们现在到哪里了?

朱世强:20多年来我培养的学生只有15%去了机器人企业|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

从总数数据统计来看,浙江大学的毕业的硕士和博士,我自己这个团队24%到了政府机关,包括企事业单位;24%留在高校;37%到了企业,这些企业是非机器人企业;到机器人的企业大概占了15%。这个比例不能说明问题,只是解剖我自己这个团队,浙江大学毕业生因为去向很多,尤其是在浙江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的环境当中,就业的机会,可选择的选项很多。当然我们毕业的这个专业本身适应性很强,所以不能反映全国的大问题,但是,我敢说我们好多正儿八经科班机器人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去了其他的领域。那么这个情况在2010年以后有所改变,也就是说2010年我们全国机器人热起来了,留在机器人行业里面的人数多起来了。如果说加上留在高校里面从事机器人研究的话,我现在这个团队里面从2010年之后开始,大概有40%多回归到我们自己的领域里面来。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依然有一大半在外面。

第二个反思,我们培养的机器人人才是否能够适应我们机器人产品的开发。我很多学生到了企业,应该说都是相当优秀的,但是被赋予开发一个机器人产品的时候,如果说他完完整整开发一个产品,他的表现到底怎么样?其实困难依然很多。我在这里分了三类现象。

一类现象就是最近几年机器人非常热。机器人它的设计的领域很多,应用领域很多。说得不好听半路出家,说得好听就是跨行转过来的人是非常多的。那么这些人学科的局限性比较大的。所谓的科班出身,什么意思,我没有这个定义,因为我们国家没有这个专业。那么,我所说的科班出身就是从研究生开始,或者博士生,正儿八经做机器人研究的,以机器人作为研究写出论文的人我叫做科班出身。科班出身的人是不是可以扛机器人产品开发的重任呢?在很多企业里面不是那么一回事。从我们的实践的角度上来说,我们的博士生,硕士生他所研究的领域也是比较窄的。但是整个机器人产品交给他开发,制约因素很多。高校缺乏系统性训练,缺乏承担企业总体设计的能力。这样的人员比较少。

朱世强:20多年来我培养的学生只有15%去了机器人企业|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

回到前面的数据,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做总结。我分析了一下我们国内培养硕士和博士学科分布。大概在机械学科里面占到37%,控制学科占到18%,计算机学科占到13%,电机占到5%,这大概是4个最前面的专业,其他的专业也占到将近30%。也就是我们说这个专业分布是非常宽的,从二级学科的角度,机械电子工程是最多的,控制理论、机械等等,不展开了。我们的机器人,因为涉及到太多的学科,来源于太多的学科。所以我们的企业家在用人的时候,如果说认为这个博士,这个硕士是机器人博士、机器人硕士,你就把整机产品交给他的时候,有的时候蛮有风险的。

我们的核心教师团队怎么样呢?我也做了分析。从高校角度来说,最顶层的这些专家,大概在45岁-55岁之间。这一批人,前面我说搞机器人的1/3左右来自机械学科,这批人是上世纪90年代的毕业生,那个年代,大家回想一下,我有深切体会的,机械行业比较箫条的时候,整个机械学科的知识结构也是比较陈旧的。而我们现在大量拥有新知识,新想法的年轻人,我们在单位里,他的成长还处在爬坡的阶段。

朱世强:20多年来我培养的学生只有15%去了机器人企业|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

我们有一个数据,我也统计了一下,最近我连续出席了IROS2014-2016,中国的专家在IROS,就是全世界最顶级机器人大会上发表论文的数量,2014年的时候只有16篇,2015年42篇,2016年46篇,比例来讲低得不得了,跟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相差特别大,最高的是5.53%,相当于我们国内的机器人非常的热,但是我们整个行业里面的专家带世界上面我们是什么地位,虽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是可以反映一些问题。

我们反思社会环境对青年人才的影响到底如何。我可以从很多方面讲,但是我讲两个角度。

第一个角度,资本资本这个东西是好东西,我们以前为了申报一个国家项目,跑北京,不断地跑,后来不要你跑,我觉得这个过程太复杂,太浪费时间,也太搞脑子。有的时候资本的力量进入了,我们很多手上有一些技术,后面有资本跟着。所以现在不缺钱,真的不缺钱。但是,这个资本在给我们推进研究注入动力的同时,也躁动了很多年轻人本该宁静的心。我们有一项技术,有我在的团队里的人,我经常跟他们讲,你不要躁动,给你2000万、1000万那都是责任,好好的把技术先做好。但是一旦资本跟上了之后,资本不断地搅动这个东西,最好我买下,买下之后,下一轮卖出,管你这个技术能不能实用。经常出现这个情况。这是一个事情,我认为有好有利有弊。

第二个题材效应过于明显,放大了人才的性价比。我不客气地讲,名不点了,有一个我平时非常不在我眼里受到关注的高校老师到我这里应聘,开口价码80万,后来我也很平和跟他讲,80万我出得起,但是,我说我们去算一笔账,如果换成一个企业,企业的利润都是大家挣来的,我给你80万,你至少给我100万,我这个企业才能存活,如果挣100万,按照目前的平均利润,第一年10%,你得给我做出1000万的成绩,如果做得出来我立马跟你签协议,然后他就傻掉了,他说我没有算过这个账,他说现在行情都这样,我说我们得自己掂量。所以在目前这样的情况之下,很多企业家一定有我相同的认知,现在很多的价码太高,很多年轻人员对自己的要价太高,给我们企业造成很多负担。

我觉得我们应该向国外学点什么?我到过德国、美国、日本很多次,我们要学学美国的高,我们也要学学日本的静。日本的专家在实验室里可以安安静静呆着十年、二十年干一件事情,我们专家们做得到?还有德国的实实在在,这些东西,我们都应该认认真真的去学。

我们该怎么做

如何把握机器人技术的独特要求

首先我觉得机器人是一个集成技术,不属于任何一个独立的学科,哪怕是机械。但是这个集成技术又不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各个学科的拼加,这个集成要求非常的高。

第二,它是跨界技术,它需要对应用的环境和应用要求有非常精准的分析和把握,如果没有这样,你也开发不出很好的机器人来。

第三,它是未来技术,它特别需要我们超前的想象能力。今天上午有很多报告我认为非常好。我有一个想法,上午李德毅院士讲,他说的人工智能是独立的学科。我认为我们机器人,到现在,尽管它可以成为各个学科的载体,甚至文化,把机器人当成载体。但是机器人到现在应该要有自身特定指示体系,像计算机可以成为所有领域的工具,但是同时拥有自己的核心的学科体系一样。那么,我觉得机器人应该要成为一个独立的独特的指示体系。

怎样建立机器人的专业知识体系

事实上我们回过头去看,我们一个高中生,如果高考的时候说我对机器人特别感兴趣,那么他问我们应该到哪个学院去,选择什么专业,这个机器人技术有没有一些体系规范,到底是什么,最后的毕业的能力到底怎么评价,诸如此类的问题,我想十个人可能有五个答案。这就是我们的困惑。我们值得借鉴的是卡耐基大学,这个学校的机器人,我认为在全球的机器人学校当中是一个标杆,而且这个学校因为有了机器人学院的存在,大大提升了全球知名度。

朱世强:20多年来我培养的学生只有15%去了机器人企业|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

那么我们分析了一下,把它的课程体系做了一个结构,本科生的课程结构解读一下,数学、工程数学,是我们的所有的基础;运动学动力、控制、计算机的视觉、人工智能、传感器,这基础的东西;再到后面有机器人的特别的一些课程训练。然后他认为机器人有民主性的,所以学机器人的学生还要学点心理学、民族学。它觉得走入亚洲的机器人和走入欧洲的机器人有区别的,有没有道理,我认为是有道理的。所以应该说比较完备。

朱世强:20多年来我培养的学生只有15%去了机器人企业|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

那么它的研究生体系呢?差不多,结构差不多。只是在本科生结构体系基础之上的强化和更加专业化。所以,我是比较推崇这个这个学校的知识体系。

朱世强:20多年来我培养的学生只有15%去了机器人企业|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

从我自己的体会来说,我们的机器人如果要成为教育体系的话,这是机器人学科一些核心的东西。然后它的外围可以无限扩大,实际上跟艺术学有没有关系,完全有关系,我们机器人设计漂亮不漂亮决定了能不能卖出去。一个大的学科体系里面核心的体系,我自己提出这样的一些想法,我自己觉得可以供大家做参考。

怎么样构建我们机器人的人才培养体系

有这样一个观点,我认为我们机器人人才培养要特别强调协同两个字。从协同角度来说,甚至我认为应该从小学开始培养。机器人是特别需要想象力的一个学科,等像我们这样的年纪的时候完全失去了想象力了,我们只能是老牛一样往前走路一样,所以想象力是从小培养的。主体要协同,我们的主体应该是高校跟企业联动,学科要协同,学科协同就不要讲了。大家非常清楚。

怎样营造更好的机器人才成长和应用环境

我觉得有这样几个。一个戒以过渡的手段挖人,忽略的人才的培养,这个恐怕对行业是有所损害的。第二要戒以实体的名义玩资本,这样会迷乱了很多技术人员的心志。第三戒,要戒掉纯把帽子当能力,这是蛮有危害的,忽略了实际能力的考评。现在有一个比较困难的现象是什么,很多企业对一张简历压根没有评价能力,很多企业要招人的时候,来咨询我,朱老师这个人怎么样,那个人怎么样,这个人好像头衔比较好。好多情况下,因为企业求贤若渴,我们很多企业简历写得漂亮的,最后用高价形式被企业聘去,后来可能发现很多不适用。那么我们整个社会应该为机器人人才的成长建立一些更好的机制。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一定要建团队,千万不要把机器人产品的开发,压在一个人头上,某个人可能起着关键作用,但是我敢说任何一个人,很难承担所有的机器人开发任务。所以一定要培养团队。从企业角度我建议营造共同成长的环境。

从技术人员角度来说,我觉得我们很重要一点,作为技术人员如何保持一个学者的本性。我觉得应该多一点担当,我们要努力静下心来攻克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我们要多一点淡薄宁静的斯文,要多一点攻坚克难题的毅力,多一点终身学习的自觉。我们搞机器人,像我现在这样子,我不断地在学习新的知识,要不然一定被淘汰了。

浙江大学的探索

朱世强:20多年来我培养的学生只有15%去了机器人企业|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

高校一直处在演变、改革当中,浙江大学应该说历史上,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一直承担着高校综合改革的角色,我们有这样的传统。改革初期,北边的清华,南边的浙大是我们国家综合改革的试点。对于机器人这个领域来讲,我们大概经历了这样一些过程,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的导师开始在机械系进行机器人研究,少量培养研究生,到了90年代的时候,我们涉及到了工科领域机电控和计算机,开始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现在很多学科开始搞机器人,目前我们统计了一下大概有14个学院搞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2016年的时候我们率先进行新工科的尝试,搞了一个混合班。2017年我们成立了这样一个机器人研究院。这个研究院不是纯粹的研究院,我们要承担人才培养的功能,我们架构当中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研究事业部,我们从高年级开始培养,四年级本科生,前面三年在我们机械、机电、我们选择优秀的高年级的学生到我们这个研究院进行毕业设计,从这些学生当中选拔我们的人才进入到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当然,研究院非常重要的主体就是搞研究工作,我们会设立很多研究所跟企业合作,同时进行孵化。

那么我们建这个研究院培养人才,主要的目的是想做什么事情?我们的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很长时间以来是分裂的,属于两段。我们希望在我们这个研究院里面,把研究和产品开发变成负距离,有一段时间是重叠,这样既有利于缩短机器人产品的开发,也有利于我们人才培养,让它变得更加的综合,变得更加的能够落地,务实。

目前我们的架构设计当中机、电、控、算,四个学院给我们提供本科学生,然后通过机器人研究院培养之后我们跟很多学科进行交叉,然后面向那些学科做开发机器人的应用。这就是我们的设想。所以我们从学生本科培养的3+1,再加上X,X就是硕博学习,

我们研究院整合了浙江大学自己的力量,我们未来规模目标初步定大概5年之内达到300人左右的规模。所以我们依然大量的需要顶级专家和人才愿意加盟到浙江大学的欢迎大家过来。我在这里,不求帽子,不为帽子,不论资力,为求真才。谢谢大家。

更多关于此次峰会报道内容,可继续关注雷锋网报道!

相关文章:

李德毅:知识工程才是人工智能时代最有意义的课题之一,我乐此不疲|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

谭建荣: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及阻碍 | 中国机器人峰会

长按图片保存图片,分享给好友或朋友圈

朱世强:20多年来我培养的学生只有15%去了机器人企业|第四届中国机器人峰会

扫码查看文章

正在生成分享图...

取消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