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农业部出台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世界上90%的开花植物以及人类1/3的粮食作物都依靠动物来授粉,而蜜蜂则是为这些植物授粉的主力军。
然而,我们目前却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蜜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亡。据研究表明,自动化农业的发展、环境气候的变化以及过多化学农药的喷洒导致蜜蜂种群数量在近些年内急剧下降,作为自然界生物链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蜜蜂数量的减少可能直接导致人类粮食的减产和大规模植被死亡甚至灭绝。
虽然目前还没有确定蜜蜂这一物种是否会消亡,但是就在前不久,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FWS)宣布夏威夷七个蜜蜂品种进入濒危状态,这是史上首次有蜜蜂进入濒危物种名单。面对这种不确定的未来,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着手研究相应的机器来试图取代它们的功能,以保障万一蜜蜂末日来临的时候弥补这重要的一环。
日本国家先进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化学教授宫古(英文是Eijiro Miyako)和他的团队正在试图用无人机来为植物授粉。
目前,人们也有一些人工授粉的方法,比如用小毛刷一个一个的刷植被(繁琐,需要人工太多),或者使用机器(之前已经有使用无人机像撒农药一样大面积人工授粉),但是机器授粉效率低,成功率不高。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开始研究小型设备来进行授粉。在此前,雷锋网已经报道过了小型无人机授粉的研究,详情请点击链接《现实版“黑镜”杀人蜂?别怕,这款蜜蜂机器人只能授粉》,这篇文章中的大学/研究机构研究的无人机或机器人都是以技术优先,把目标方向放在了精密的机器上。而宫古教授的团队的重点确实在授粉本身。
2007年,宫古教授想研究一个液态导电体,但是实验失败了,在总结失败原因的时候,宫古教授发现实验材料变成了一种非常有粘性的凝胶,不过当时他也没有在意。直至十年之后,他想研究用无人机进行人工授粉的时候,想找一个合适的授粉载体,这个十年前失败的产物映入眼帘。
宫古教授并没有像其他研究团队一样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无人机的硬件,而是以100美元的价格买了个小型无人机。
目前该无人机在实验阶段采用手动控制,无人机宽4厘米,重仅15克。在无人机底部覆盖着一层绒毛,绒毛上面涂满了宫古教授改良过的凝胶。 当无人机飞到花上时,花粉颗粒就会轻轻地粘到凝胶上,然后当无人机再次飞到另外的话上,颗粒就会落下。
在实验中,无人机成功地使百合花交叉授粉。当无人机与花朵接触的时候,柔软的绒毛也没有对花蕊造成损害。
宫古教授对此表示,他们未来的研究方向会放在无人机自动授粉的研究上,争取在未来,让这些小无人机完全自主地进行花粉的传播。
想更多关于机器人方面的资讯?欢迎关注雷锋网旗下垂直栏目微信公众号「新智造」,跟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一起读懂智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