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特写 正文
发私信给张驰
发送

5

当情感也可以联网,你需要一个“算法天使”

本文作者: 张驰 2016-02-02 17:50
导语:过不了多久,拥有面部,语音和生物计量传感器的设备甚至可能分析和影响我们的情感,而且这一过程通过固件升级就能完成。

当情感也可以联网,你需要一个“算法天使”

我们对物联网并不陌生。每个设备都会拥有IP地址,如果标准统一,设备间可以无缝交流,而厂商也可以从设备收集的数据中获利。看不见的算法会对我们进行分析,而这通常是无害的,甚至会带来一些实用价值。

但过不了多久,拥有面部,语音和生物计量传感器的设备甚至可能分析和影响我们的情感,而且这一过程通过固件升级就能完成。苹果最近收购的Emotient公司就善于使用人工智能识别面部。也许未来你都不需要召唤Siri,它就会说,“你看起来很伤心,我放首舒缓的音乐吧。”这一过程可以是物联网的另一面:情感联网(Internet of Emotions,IoE)。

对于设备能了解人类的感情,现在还没有伦理标准。虽然厂商会是出于正面的目的,但谁又能定义“正面”呢。在消费和阅读等日常行为上,机器已经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它了解我们的情感状态,并做出相应的反馈,也只是时间问题。

情绪智能的好处并不适用自动化设备,因为它们不会体验到感情,而是会识别人类的微表情,然后仿效共情,让人类做出积极的反馈。不过广告主们一起想让我们消费更多,购买更多,而且他们在理解用户行为上甚至超越了用户自己,那为什么还要挖掘情绪方面的内容呢?

两个原因。一是让机器拥有主观反馈,确保其与人类价值统一一直是我们的追求,也是人工互动(HCI)等领域兴趣的原因。没有谁会想拥有一个冷血的机器人。

二是,机器更了解人类情感的同时,人类对情感的理解也会加深。情感计算能让我们对其他人产生共情,因为它让被遮掩的情绪变得可以识别。正如智能手机增强了人类的智能,IoE也会增强我们的情感。但设备不应过度识别人类的情感,因为对情绪的处理也需要适应过程。

信任技术

任何情感关系中的关键都是信任。在人际互动中,欺骗会让双方失去信任,在商业领域也同样如此。所以让用户控制自己的数据,可以避免失去信任破坏品牌形象。

亚马逊的Echo是一个可以作为私人助手的设备,功能性很强,但有用户发现它也有令人忧心的一面。分析师Fatemeh Khatibloo和她的另一半都有自己的亚马逊账号,但有一天她发现自己账号中的“最近浏览记录”都是另一半的选择,原因他们曾当着Echo的面谈论他想买的东西。“从那时开始,我就决定关掉Echo了,因为其没有对数据的监管和安全措施,这让人没有安全感。”

用户的数据就这样被获取,而在陪伴机器人和类似的情感类设备上,这种事也会发生。科技公司也会因此失去用户,如果没有一套数据使用规则,技术与用户之间也就没了信任。

信任智能机器和代码也形成了一种挑战。用户会因为感受到偏见而质疑算法,而他们所做的决定也同样如此。这也是在IoE中让算法,AI和任何数据保持透明度如此关键的原因。IBM Watson部门的副总裁Rob High认为,“在个人信息安全之外,认知系统的推理过程必须透明。”认知计算通过一系列算法模拟人类思维,可用于许多人工智能场景。也正因为如此,它会像人类思维一样模棱两可,一样微妙,只有让人信任时才会被接受。

在IoE领域的公司需要对系统如何记录和使用情感数据保持公开,这也是获取用户的第一步。

当情感也可以联网,你需要一个“算法天使”

算法天使

思科是智能系统的领导者之一,他提供过 Internet of Everything计划,要将所有的设备连接起来。而对于逐渐兴起的个人信息经济,这家公司还想推出Internet of Everyone计划,它会面向个人编程,了解每个人的情绪。虽然这一过程还面临许多法律和文化上的限制,但毫无疑问,个人数据会在接受控制的条件下,成为新的经济形式。思科首席隐私官Michelle Finneran Dennedy认为,“我们可以证明人类数据的价值。”

而除了公司为自己的服务开发算法,也可以有专为个人准备的算法。随着个人信息经济的发展,每个人都会拥有个性化的算法,或如专栏作家 Jarno M. Koponen 所说的“算法天使”,它就像个人助理,信息过滤器和虚拟代理的集合。当然,任何人都可以选择关闭算法天使,而这也是将它与其它数据追踪区别开的关键因素。算法天使会随着信息录入的增多而成熟,并根据情绪反馈为每个人提供最大的价值。

现在已经有一些类似算法天使的系统存在了。Datacoup,Sedicii,myWave,digi.me和Magpie等公司都能让用户控制数据,并拥有管理平台,可根据主题管理个人信息。如果有一种个人化的人工智能,那它一定是“我的人工智能”,即可供选择和情景化的,且出于个性化的考虑而设计,还能让每个人设计自己的使用条件。

像亚马逊Echo,Google的Nest以及其它陪伴型机器人这样的产品,它们被设计出来是为了成为助理,帮助完成任务。由于功能上的逐渐优化,这容易让人有一种这类产品就是出于用户的利益而设计的错觉。但实际上,除非用户的主观需求和情绪能被科技公司尊重,否则仍是后者决定什么才最符合用户的利益。

via mashable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专业写瞎

不受意识控制地报道那些让人感动的产品技术和事件......zhchsimons@gmail.com ;微信:nksimons;《脑洞》公众号:hackmind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