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业界专题 正文
发私信给精选转载
发送

0

英特尔入股紫光传闻里的靠谱与不靠谱

本文作者: 精选转载 2014-08-27 19:25
导语:这两天,有一股看去很猛但没人响应的料,搞得煞有其事。先是上周有人说英特尔收购联发科,然后昨日微博有人爆“猛料”说,英特尔15亿美元入股展讯,占20%股份。

英特尔入股紫光传闻里的靠谱与不靠谱

这两天,有一股看去很猛但没人响应的料,搞得煞有其事。先是上周有人说英特尔收购联发科,然后昨日微博有人爆“猛料”说,英特尔15亿美元入股展讯,占20%股份。

电子业媒体资深人士孙昌旭则在微博上表示:“前一段时间听传闻,但不是展讯,是入股清华紫光,占紫光20%。展讯估值还没这么大吧?不过听说后面英特尔要把PC系的酷睿CPU,授权给展讯,这个太疯狂了。”

一位跳槽到某知名基金公司的前一财同事,在微信里要我点评。我说,英特尔在中国投资、合作都很正常,但核心技术(专利)移转属于胡说八道。

必须承认,我并不掌握这话题的任何内幕信息。我只是就常识与国情来说,如果展开来讲,整个消息都不太靠谱。也许这里面,战略合作的空间远大于资本合作的空间。

我先展开说说吧。不靠谱的结论判断,建立在这一常识基础上:

1、清华紫光是国有企业,且还涉及上市公司,上面怎么会容忍英特尔进来?要知道,紫光整合展讯、锐迪科,费了很大劲,怎么会轻易与外资谈判,并且释放如此高的股份。

2、如果放在之前,尤其是展讯尚在纳市挂牌时,英特尔注资也许是一种非常开放的行动。但现在展讯已经是国资化的企业。英特尔想入资,门槛非常高,而且审批流程会非常复杂。

我当然相信巨头英特尔期望加深与中国的利益捆绑。一年多来的生态构建,已直接反映出它已付出远比过去多年更多用意,英特尔中国的品牌与传播也比过去丰富了。

相比过去营销、生产、投资的布局,英特尔目前有三种动向:

1、深入底层:正依托深圳建立自己的消费类业务生态链;

2、精准合作:与瑞芯微的战略合作。之前,说英特尔注资瑞芯微,后来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注资背景被淡化,这里面可能有比较微妙的传播策略;

3、渗透行业:正依托企业业务,切入幕后基础设施,建立更深更广的生态。

因为中国目前有这样的机会等着它:

1、物联网从概念加速变为落地的场景应用、大数据服务与云计算模式的普及,三网融合加深,一个智能化社会正在到来。

2、这一背景下,英特尔贯通设计、制造及终端营销的IDM模式,以及它兼顾企业级与消费级市场的商务模式,能适应这一融合趋势。

3、4G正在提速。英特尔在3G/4G领域有比较深的技术与商业化储备,虽然因为核心的移动处理器没能赶上前一波浪潮,但是整合性更丰富的通信应用,也包括背后连接的基础设施支撑层面,它有很多机会。

我相信,这一背景下的英特尔,选择直接投资整合也会是关键选项。但是,落在谁头上,成不成功,那是另一回事。至少,我认为,它对展讯们早就有意。

英特尔与紫光系的展讯、锐迪科之间,确实有战略合作的空间。且不说两家中国企业在3G领域都有多年布局,在底层生态上有不错的基础,甚至局部威胁到海外巨头,而且,被国有化的它们,恐怕也在加速布局4G市场。英特尔在LTE领域的积累,贯通基础设施、企业方案及终端消费的品牌优势,与它们之间有明显的互补关系。

想想看,如果展讯们移动互联网与英特尔PC、3G/4G、x86架构的移动互联网结合,确实给人一种很大的想象空间。

但展讯们以及它们背后的控制方,绝不会这么轻易售予人。为什么不去想一想,上面为什么要一个没有半导体产业经验的紫光来整合展讯、锐迪科。这背后用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英特尔如果想深层捆绑中国生态链,恐怕需要释放相当程度的技术资源,单凭市场与营销很难真正撬动本地市场。我相信它有意在中国加深技术合作,说到会把PC系的酷睿CPU授权给展讯,这个一点都不疯狂。

“授权”这个概念比较宽泛,也值得玩味。拿出处理器给你用,跟将处理器的技术授权给你是两码事。从这个层面说,即便今天英特尔将酷睿架构的处理器方案授权给展讯们,都不会是重大新闻。因为,从商业模式上来说,它已经在平板市场这么操作了,并且将它的移动处理器方案授权给了4家伙伴。但即便如此,也没有涉及非常核心的技术移转。

英特尔不可能将核心处理器专利开放给中国。这是它的立身之本,除非它能迅速建立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能控制上游的处理器设计与研发环节。而且,即便它有意为之,美国政府怎么甘心它会这么做呢?

美、中之间的政治情境并不非常美好。过去多年,美好的时光里,美国尚且强化着瓦森纳协定的管控,在半导体制程上,要维持着两代优势。如今这个博弈情境中,它怎么会容忍英特尔将核心技术移转、开放给中国?

这是不可能的事。如果要开放思考这个话题的话,倒是可以在“授权”概念上多把玩把玩的。这更像是一种讲求控制的营销。

若要我的结论与期盼,我当然希望,英特尔能展讯们以及它们的母公司清华紫光集团建立战略性合作。这比上述传闻靠谱的多。

行文至此,我照样需要再展开一下。上述传闻虽然有些合理不合情(国情),但这类纷纭信息却再次透露出以下动向:

1、中国千亿半导体扶持基金计划政策的刺激,正加速吸引更多产业力量参与进来,包括外资巨头企业。

2、中国去IOE化,有着变相破除美国等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效应,促使跨国公司巨头在中国等关键市场,建立更深的生态体系,这过程中,涉及到技术管控的松绑,技术的转移。

有必要将我前天写的几段话重新贴上。我认为,英特尔的传闻,与前两天IBM与浪潮的合作,以及一个月前的高通授权中芯国际关键技术与订单的事,同一个节奏。

也就说,中国的“去IOE化”,当然也包括同一节奏的反垄断话题等,都是一场政治的实用主义运动。中国不是为反而反,而是借此:

1、规范市场;

2、迫使美国松绑技术输出。

中国不是不需要美国技术,而是太需要。但《瓦森那协定》背景下,美国多年来的冷战思维根本没有消除,反而更加强化控制。你看看,过去几年,中美国家领导人会面,几乎每次都涉及到这一话题。

它导致中国产业升级、外贸结构等难以真正快速实现。这部分属于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但也无可奈何,它虽有海外封锁原因,也跟我们自身的创新不够快也远不那么神奇有关。

当然美国需要反思,这种技术封锁,其实变相滋养出一些高大上落不了地的技术储备,没法更快转化为商用。中国毕竟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要素,落地就是商用的机会。

当年,英特尔大连厂落地时,就在工艺、制程上,被美国政府要求维持管控条件。

许多方面,中国唯有适应全球技术的传播,美国也要适应中国技术的局部创新与突破。零和游戏,必定是一场双输的局面,再没有比中美更互补的博弈了。

这种局面下,中国的反垄断、去IOE运动,就充满一种策略用意。它确实能形成市场规范力量,但是从长期国家战略看,打破贸易保护主义,迫使美国松绑技术输出的用意恐怕更大。

再将这一话题嫁接到上面英特尔与紫光的话题上,我觉得,即便英特尔与紫光系之间没有真正核心的合作,信息本身也已经曲折地折射出,大国博弈下,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之间有许多共生发展的诉求,这是一个长远的趋势。

我相信,这是靠谱的。

落在英特尔自己身上,当然,也许它还有更深的怀柔策略,尤其是面对去IOE与反垄断层面。巨头在中国耕耘多年,PC业虽然不再性感,但它的地位并没有被撼动丝毫,形式上它还真的需要谨慎应对。不管怎么说,一个开放的英特尔,远比封闭时代的它要令国人亲近得多。

我相信,这也是靠谱的。

本文作者:王如晨 微信公众号:夸克点评

推荐阅读:进军移动医疗:英特尔用大数据解决帕金森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编辑

精选文章搬运工。仅用于统一规范,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