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0
编者按:近期,ICLR 2020召开后,互联网上一片“好评”,有媒体认为这种线上模式的成功,让人“仿佛看到了未来”。然而,有报名参会者指出“从头到尾只有我一个人在线上待着”,这不禁让人疑惑:ICLR 2020 的这种「线上模式」真的算是成功吗?
另一方面,疫情让学术会议从线下被迫转到线上,这对学术交流来说无疑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变革,远程交流将成为学术交流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但,从目前来看,线上交流依然存在诸多弊端,线下会议仍不可替代,即使疫情结束。
作者 | 蒋宝尚
编辑 | 贾伟
线上参会是学术交流的新模式么?
从最近几个AI顶会的线上举办效果来看,似乎断言“新模式”并不可取,线上参会更多的是疫情下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
单从低碳节约、节约会费的角度来看,线上会议确实带来了成功。但是从“学术交流”这个会议的核心目的来看,云参会显然还不能替代传统线下会议。
例如,近日在reddit上的机器学习版块,一位虚拟参会ICLR 2020 的网友认为,线上ICLR是非常失败的。失败的原因在于,线上会议没有调动论文作者的积极性。
这位网友的自白全文如下(AI 科技评论编译):
我参加了线上ICLR会议,感觉会议办的非常失败,虽然对于没有论文的我来说,只有海报展出。但海报展出期间,从头到尾只有我一个人在线上待着。
或许这对我来说并不坏,毕竟我无法和其他人谈论他们的研究。但对有论文作者来说就非常糟糕了,我聊过的那些作者中,只有不到10个人全程参加完了超过四个小时的zoom会议。
作者们是否会认为:除了在arxiv上发表论文之外,提交论文还值得么?ICLR除了在论文上盖个已接受的“章”外,还增加了什么价值?
想想ICLR线上会议一周后会像所有人开放,ICML参会人数否会少得可怜?毕竟在作者互动变少的情况下,所有人一周后就都可以拿到在线talk。
能不能建议作者的两个时段至少相隔8个小时,这样就能增加其他人加入的可能性。毕竟有时候我因为睡觉而错过了一些talk。
NeurIPS也没说会不会虚拟会议,我想问有人会考虑不提交论文,从而等待线下会议么?
ICLR2020作为史上首个线上AI顶会刚刚结束,与之前的一片叫好声的反馈相比,这位网友的独白闲的格外显眼,不过确实也提出了虚拟会议的致命弱点,即重塑社交体验还没有非常成功,没有最大程度的满足学术交流的需求。
此次ICLR会议于 4 月 26 日 开始,由 15 个 workshops 拉开序幕,并在 4 月 27 日至 30日 举行主会议。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取消了最佳论文。
根据官方统计数字,今年共有来自89个国家和地区的5622人注册参会,相比去年2700多人参会,规模增长了一倍多。共有1336人进行线上演讲,平均每篇论文的网页被浏览200次,视频观看量达到10万人次。
另外,100美元参会费用相比去年可谓大大节省了观众的成本,至少埃塞俄比亚的机票和酒店钱也能够省下来了。
另外,此次会议上,论文作者进行的主题演讲和报告等都是提前录制好的,也通过设置Zoom设置了30~60分钟的现场问答互动。
在虚拟会议网站开发方面,其还围绕聊天功能户构建了主界面,让论文作者可以实时会话,参与者也可以在不同的视频通话中与作者切换,提问或者加入视频聊天来介绍自己。
为了增加交互性,还用机器学习技术设计了一个以往论文的可交互查询系统,非常方便的可以找到同一主题的以往ICLR的论文,并使用了推荐器系统为参与者创建推荐集。
另外,为了确保全球的参与者都能在适合的时间听会,这次的session日程安排也充分考虑了时区问题,不想熬夜的研究者们也可以观看回放。
整个会务组的准备工作非常充足,线上会议内容也非常充实,形式也十分炫酷。但是如此贴心线上会议会取代传统的线下会议么?
换句话说,如果疫情控制住了,以后学术会议会大规模采用线上么?或许答案会是否定的!
从前两日的IJCAI官网公布推迟IJCAI 2020召开的消息来看,其中的那条:“至于是线上会议还是线下会议,还需要根据疫情发展再做观察”,意味着如果有一丝可能,IJCAI会务组还是寄希望于线下会议。
这也表明在拓展人脉、和研究同一个课题的学者深入讨论方面,线下交流是如何都不能替代的。
毕竟参加学术会议的收获往往不止于见牛人、听报告、学功力、长技能,很多时候它能够给参会者一种“学者”的身份,来观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群,甚至观察我们自己。
单纯从收益方面考虑,如果和论文研究的时间点契合,去这样的场合宣传自己的研究是有益无害的。询问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和不同的人找共同的兴趣点,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在很多领域,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研究相对比较冷门主题。参加学术会议,现场发言不仅能够让更多人知道你的工作,如果口才过硬还能把“学术路人”拉到你的阵营,努力让自己的学术成果表现得更有价值。
而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云会议可能会让学生们无法获得切身的参会体验,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学术会议的目的在于思想的交流,你一个思想,我一个思想,经过交流就分别拥有两个思想了。实际上,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学术会议上的交流和诉求可能各有侧重点:本科生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尚未确定,如果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在学术会议现场与大牛面对面交流,对于培养下一代学术新人有着无比珍贵的意义。
对于研究生来说,参加学术会议能够锻炼口才,让自己的学术成果得到同行的指正、指导和认可,不仅如此,还可以结实一些国外的教授,积累人脉。如果你未来打算在国外读博,也是一次了解国外情况,认识大佬的好机会,没准之后申请的老板就认识某个去这次会议的教授......
至于博士生,将会是他们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向学术界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的绝佳机会。如果恰好能够在会议上碰到志同道合的人,说不定还能意外收获一份满意的工作或者“收割”到一群创业导师和伙伴。
另外,如果技术跟不上,会导致会议故障、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等风险,虽然可以事先录制视频长传网站,但是线上交流讨论必须是实时的,这也会导致在线容量、网络延迟问题。
虽然5G势头越来越猛,对于解决网络延迟,数据传输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毕竟还没有大规模商用,目前的网络还支撑不了像NeurIPS这样的万人规模云参会。毕竟与现在的视频直播不同,云会议还需要实现的,更多的是让每一个参会者都能获得一种参与感。
更重要的是,传统会议上的面对面交流,能否转换成网络中的点对点交流,即一个学生想要向大牛请教问题,应该如何实现?显然,目前的云会议还没有攻破这个技术难点。
综上,可以判断,在达不到下面动图展示的技术场景的技术水平下,云会议只能作为线下会议的补充,不会完全替代。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