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掘金晚报 | 雷峰网
0
本文作者: 刘伟 | 2017-12-25 16:14 |
雷锋网消息 在日前召开的云栖大会北京峰会上,阿里云宣布与隆平高科、中信云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将阿里云ET推进到农业领域,主要用于筛选育种、基建数据化、农事管理、基地选址及农作物生产预测。
公开信息显示,隆平高科是中国种业龙头企业,业务以杂交水稻、玉米、蔬菜、小麦等种子为核心,研发创新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
据介绍,阿里云与隆平高科合作后,ET将会被赋予强大的基因大数据分析能力,可对海量基因数据特征维度和离散值建模,深度挖掘作物基因组-土壤-环境-表型的关系,选择理想表型对应的模拟基因组,大幅提升育种效率。以往,受限于基地规模和管理成本等,一个育种项目每年只能从成千上万可用选项中选出有限的组合进行试验,效率很低。ET则能够帮助研究人员评估育种决策,并预测哪一个杂交品种将在试验第一年表现出最佳性能。
除了育种之外,ET还计划对种植基地进行数据化改造,包括收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并将其系统化上云。结构化数据包括地块面积、种植品种、种植时间、土壤传感器数据、水肥药数据记录、气象站数据记录等;非结构化数据包括无人机照片、摄像头照片等。
ET还将参与到前期的基地选择和品种选择上,可结合物候、气象、海拔数据以及各种农作物的已知产地,预测某种作物最适合在哪里种植,以此辅助隆平高科进行基地选址。在收获前1-2个月,ET可基于跨农作物生产基地跨生长季的多维度数据,对任意新品种农作物的生长态势进行深度学习,预测产量和品质。
“未来,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可以帮助查房、诊断、手术、护理,运用到医疗领域的方方面面,而最复杂的‘人脑’疾病也将由‘电脑’给出精确诊断,并提供最佳的治疗和预后方案。”12月22日,神经病学专家、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教授描绘了人工智能将在医疗领域带来的变革。
当日,全球首家“神经疾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在北京天坛医院挂牌成立。“人工智能应用在神经疾病预防、诊疗、预后和康复等阶段,都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未来将在神经疾病医疗领域带来一场颠覆性的技术革命。”王拥军表示,此举将大大提升我国神经学科的整体水平,并有助于保持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先进地位。
王拥军表示,神经细胞的损伤具有不可逆性,因此,神经系统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但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复杂程度高、定位诊断难度大,并且我国很多医院医疗水平参差不齐、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导致误诊率、漏诊率较高,诊断效率低下。人工智能系统通过对海量疾病信息的深度学习,不断提升疾病的诊断效率,诊断准确率可达到95%以上,相当于一个高年资主任医师级别的水平。基层医院接入该系统后,相当于引进了一名拥有国际领先技术的专家,老百姓不用挤到大城市、大医院,在家门口就能获取高品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王拥军透露,中心先期已开展了头部MRI、CT影像人工智能诊断产品的研发,是全球首款头部疾病(涵盖了脑肿瘤、小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脑卒中等)MRI、CT影像人工智能诊断的整体应用产品,预计将在明年6月举办的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上正式推出。届时,将组织来自全球的顶级专家,进行一场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人机大战”,以验证人工智能诊断的准确性。
据外媒报道,日本总务省下属信息通信研究机构开发出了可自动翻译的AI耳机,目前仅支持英语、中文和日语会话。
据雷锋网了解,该耳机内置麦克风 ,通过无线与智能手机连接。用户说话的时候,耳机会通过麦克风收集声音,然后通过智能手机转化为文字,然后发送至服务器 ,再利用AI深度学习技术,翻译成对方母语,再将声音传送到对方耳机。
虽然听起来挺复杂,但实际上整个过程耗时很短,大概延迟在2秒左右。同时由于AI深度学习技术,该耳机的翻译准确度从6-7成提升到9成,解决日常会话完全没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AI翻译耳机初期仅面向B端市场。不过随着AI技术的逐渐成熟,相信不久之后大家就能在消费市场上见到这种AI耳机。
那个时候,无论是出国旅游、出差、还是追剧看动画,语言方面再也不成问题。
由搜狗明医与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郭俊超教授团队联合设计的“医生随访工具”,日前正式上线并应用于协和胰腺病日常门诊。通过随访工具,医生可以完成设置随访计划、进行科研统计、解答患者诊后咨询等工作。比其他医生随访产品更具特色的是,“医生随访工具”依托于医生或科室微信公众号,患者无需下载随访APP,使用起来非常便捷。
“医生随访工具”可帮助医生解决传统随诊方式的问题,智能高效地开展随访工作。对于有随访价值的病案及需要进行诊后管理的病人,医生可建议其关注医生团队或医院科室的微信公众号,进行“患者报道”,与患者建立直接联系。同时,医生可通过个性化随访,有针对性地为不同患者设置个性化随访计划,随访平台将定期自动提醒患者填写相应量表、记录病情,提高随访依从性。另外,医生在随诊平台还可主动联系待追踪患者,解答出院后患者咨询,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让随诊工作更加高效、高质。
“医生随访工具”不仅有助于医生智能化开展随诊工作,还能大大提高医生的科研效率。不管是知名医生、专家主任还是青年医生,都具有强烈的临床科研需求。完成学术论文需要收集大量的一手科研数据,并进行归类整理,而当前大部分医生还在使用传统纸质或者电话沟通的数据采集方式,并用Excel表进行数据整理、分类。这会导致数据处理效率低、分类查看难度大。“医生随访工具”可将收集的数据分类整理,支持医生智能检索,按照科研需求,从性别、年龄、门诊时间、疾病分组、地区等多条件检索、查询、导出自己的患者数据。同时还能一键导出随访记录,让科研工作更加简单。
据雷锋网了解,“医生随访工具”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郭俊超教授团队的微信公众号“胰路同行”上线后,在3周内积累并服务了百余名患者,随访及科研效率显著提升。
中国证监会周五在其网站发布新闻稿公布2018年工作重点,其中提到将大力推进科技监管,提升监管智能化科技化水平。
该新闻稿中写道: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在国务院金融委的领导下,充分依靠和尊重金融委办公室和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做好区域性股权市场、非法证券期货交易等领域的风险防控工作,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
二是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发行制度、并购重组制度改革,深化新三板改革,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新经济新产业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进一步推进市场互联互通和放宽证券期货服务业市场准入。
三是大力推进科技监管,提升监管智能化科技化水平。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着力提升监管本领。
四是全力配合全国人大做好《证券法》修订工作,继续推动期货法立法和私募基金条例等行政法规的出台,为新时代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