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2
本文作者: 白玉龙 | 2015-08-26 17:39 |
张克最早是在亿动广告传媒的DSP事业部担任总经理,这家公司也是国内移动互联网广告起步比较早的一家,创业做Maxent与这段工作经历也是分不开的。他发现对于广告行业来说,所有用户和设备的ID互相割裂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到营销的精准性,作为技术出身,并且又在先后思科、朗讯、IBM任职多年,张克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在了解到他们的项目后,雷锋网与CEO张克、CTO周辉进行了沟通,他们向记者分析了这个领域的需求和难点。
当用户在PC端使用浏览器访问网页时生成Cookie,用于辨别用户身份。Cookie分为两个概念,一个是第一方Cookie,来源于被访问的网站,还有一种是在网页上的第三方Cookie。通过这项数据可以知道用户的行为,做针对性广告投放。
用户使用手机的时候,用的最多的是APP而不是浏览器,并且手机上禁止第三方Cookie。APP虽然可以获得设备号的,但是又无法获取用户在浏览器中的行为,而浏览器中能够标识身份的只有第一方Cookie,但是又无法得知设备号。对于营销推广来说,因为ID的不同,用户行为被割裂,往往会会被识别成几个人。
Maxent目前主推的核心技术是「被动式设备指纹」,主要解决三类问题:
精准营销,提供人群细分的技术支持
通过设备识别,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手机上经常被使用的游戏、新闻、支付三个应用,每个都了解用户的使用行为。如果这三个应用都与Maxent建立合作,不需要知道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通过设备指纹就可以将三个应用的使用行为关联起来,给用户建立完整的画像。
通过设备识别,可以做到线上防欺诈。比如现在手机终端可以进行贷款请求,通过识别设备是否异常可以判断是不是恶意请求,避免损失。
张克告诉雷锋网,自家的产品是纯粹的软件,所谓的「指纹」并不是实体指纹设备,而是借助了指纹的概念。“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每个设备的信息也同样不同”。
在他看来,智能设备一定是带有操作系统并支持联网的,通过「被动式设备指纹技术」可以将不同的设备准确识别出来,衍生出的使用场景将非常广阔。
想要做设备识别的难点在哪呢?周辉告诉记者,大规模的设备识别和身份识别是一个跨领域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大数据架构、IR(Information Retrieval )、 记录关联、机器学习、网络技术、DPI、 特征工程等等很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技术跨界是一项挑战,对于很多创业团队来说,想要做这个方向光有研发实力是不够的。”
为了做到准确性,Maxent解决了特征工程(需要保证信息来源)和响应时间(依靠足够好的大数据架构)这两个问题。
张克认为,国内虽然有一些做数据分析工具的产品,但同样定位在营销分析工具的产品却并没有。Maxent提供的是源代码,对于他们的客户来说,可以与很多解决方案共存,这也减小了竞争。
对于创业者越来越多,张克表示想要做这个领域有两点要求:
认识,很多公司虽然都从事了其中的一部分业务,但并没有认识到这个方向
跨界,互联网公司虽然有技术做这件事,但采用的都是传统互联网公司的方法,Maxent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集合了多个不同领域的人才做一件事
据悉,Maxent产品现在已经有几千万的用户,涉及到银行、互联网、金融、教育、O2O等多个领域。
交流中张克向记者介绍,技术理论上在所有的线上平台应用都可以用,只是需要找到实际的应用场景去匹配。他举了一个例子:
“比如在手机上用应用看视频,当用平板看的时候,在没有账号登陆的情况下,通过设备之间的关联,数据分析后判断出是同一个人,应用就可以直接提供之前在手机上看的记录。”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其实是因为有足够的数据支持,在记者的追问下,张克表示如果从来没用过产品,数据积累不够,就不能够实现这些功能。产品现阶段解决的都是一些痛点问题,比如一些O2O推广。
对于一个能够分析用户行为数据的产品,难免不让人担心隐私数据的安全性。张克告诉记者这一点可以从两类用户来看。
对于使用设备和APP端的用户来说:
Maxent首先不会收集这些用户的隐私信息,并且通过在APP端提供SDK或者源代码,相应APP的研发人员也可以知道他们具体用了哪些数据。
对于使用他们产品的客户来说是有选择的:
如果数据不敏感,可以选择向他们提供精确数据用作分析
对于数据敏感的客户,可以选择提供模糊数据,仅有数据范围
而他们自身也会提供安全保障,所有的数据都会有三分备份,能够接触到这些线上数据的员工都有保密协议,一旦发生泄漏情况可以追查到时间点和哪个人。
Maxent的服务器采用了亚马逊AWS、阿里云等多家提供商,数据分析中心则是自建的。
想要实现跨屏场景,张克向记者介绍了两种方法:
概率统计方法,在不知道ID的情况下,只能根据数据信息和行为信息识别,这种识别没办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性。现在Maxent的精准度是96%,而增加到97%将是一个巨大的鸿沟。
明确ID,在有ID的情况下识别率可以做到百分之百,这是两种方式相辅相成的结果。
而在大环境下无法具备明确ID时,想要做的更好就需要有更多的人才加入。除了张克,联合创始人周辉也在新加坡系统科学院等公司任职,有着多年的胡亮网网络技术研发经验,公司内部60%的员工都是硕士以上学历。
张克认为,人才是公司能够保持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招人是一直都在做的事,也是我们的最大困难。”他如此形容。
现在Maxent能够拓展追踪的主要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张克希望下一步能够是智能汽车等产品。
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说,Maxent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才加入他们,并且让更多的企业了解他们的产品,建立联系。如果感兴趣,不放联系他们:jill.zhang@maxent-inc.com
雷锋网先锋志致力于发掘更多产品和技术创新驱动的创业项目。如果你也在创业,如果你也认同产品和技术是改变世界的中坚力量,欢迎通过我们向业界介绍自己。联系方式:startup@leiphone.com ,24小时内会收到我们的回复。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