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创业 正文
发私信给白玉龙
发送

1

人工智能有了雏形,AI管家还会远么?

本文作者: 白玉龙 2015-07-10 11:13
导语:6月16号在微信上线的应应(公众号)就是一款瞄准人工智能的产品,他们希望能够在“懒人经济”盛行的今天,做一款解决人们生活需求的雷锋网就应应这款产品,采访了创始人吴恒魁。

电影《钢铁侠》中,AI管家贾维斯对于主人公罗尼的帮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论是充满童真的哆啦A梦,还是科技感十足的贾维斯,想象一下未来你的身边随时跟着一个能帮你解决问题的人工智能,这将会是一件多么酷的事情。

人工智能有了雏形,AI管家还会远么?

6月16号在微信上线的应应(公众号)就是一款瞄准人工智能的产品,他们希望能够在懒人经济盛行的今天,做一款解决人们生活需求的产品。为了深入了解他们,雷锋网专程采访了创始人吴恒魁。

深思熟虑做服务入口

应应团队最早做的是个性化新闻推荐应用“引力波”,转型做人工智能其实经历了非常多的选择和思考。

最初经过调研时发现,用户对于搜索和服务的需求很大。新闻只是满足了浅层次的需求,而更深层次就涉及到投资、找团队等创业流程服务。有了这个发现后,团队当时曾想做一个创业服务搜索引擎,不过在对市场深入分析后他们发现,创业类的服务搜索引擎市场虽然有,但需求总量并不大。

这时在国外爆火的Magic引起来他们的注意,消费类服务的需求量远大于新闻推荐,而这一类服务的搜索引擎技术框架又与新闻推荐相似,只是用户需求的方向不同。团队本身的技术基础显然更适合做这类产品,确定了方向后,吴恒魁告诉雷锋网:转型做人工智能仅仅用了一周多的时间。

人工智能+众包兼职

对于服务平台解决问题的方式,吴恒魁向记者举了国外的两个例子:

Magic的模式是发短信到一个手机号,客服收到后就会帮你解决需求,比如送外卖。由于上线三天时间就接到了2万多个请求,收到了非常大的关注。Magic的门槛很低,解决的都是生活中最基本的服务,但需求量却很大,第一天只有三个客服,到了第三天就招了18个人做客服,一个月后累积了3-4万的用户需求,并且拿到了投资。现在他们的模式是先对需求进行筛选,然后分配到不同的客服。

Uber的联合创始人Garrett Camp创立的Operator可以帮助用户购买产品,他的模式就是利用商店在职人员空闲的时候,可以在Operator上接单。我们的目标就是帮助客人在合适的商店找到合适的产品,立即购买并安排运送,听起来有点像是 Siri,但区别在于我们的服务后台是全职的工作人员。这一点与Uber利用空闲的私家车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种是建立自己的客服团队,而另一种是吸纳闲散的专职人员。应应团队并不看好前者的方式,互联网多年的经验让他们认为未来的主流一定是人工智能。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可以识别用户的需求,搜索引擎根据需求搜到匹配的服务后,通过打通第三方的服务生成需求反馈,用户只需要确认由这个服务完成就可以确认支付了,整个过程全部在后台完成。

吴恒魁告诉记者应应采取了“人工智能+众包兼职”的模式。本来他们并没有考虑过人工服务,但产品上线的48小时内用户增长了3500人,两周内达到了6800人,人工智能没办法应付,临时找了一些朋友做客服。

对于用户的需求,应应首先会进行语义识别,当人工智能无法解决时会转接到客服。他们的“众包兼职”与Operator有相似之处,主要是学生、家庭主妇、宅男宅女等有闲散时间的人来兼职做客服。

人工智能有了雏形,AI管家还会远么?

和应应机器人大白对话,作为一个机器人,他的反应还是挺慢的

人工智能难在哪?

从新闻推荐到人工智能,雷锋网向吴恒魁提出了后者的门槛有多高的疑问。他告诉记者,文章一类的推荐首先要做到段落识别,机器先弄明白这一段是什么意思,然后这篇文章是什么意思,才能以此做含义类似的推荐。人工智能处理需求时,第一步是语义识别,一句话包含哪些服务的关键词,需要搜索出哪些匹配的服务,从技术角度讲还是非常相似的。

最大的困难在于系统搭建的过程,产品系统,客服系统,市场营销系统,这几块是绑定在一起的。能不能快速的获得技术的打通,人工培训的流程能否尽快达到用户的需求,营销系统在最早期能否精准的抓住一些用户,通过精准场景获得特定用户。这些都是问题,只有最后达到目标需求整体都满足了才可以。

应应团队的机器学习系统和语义识别系统比较成熟,吴恒魁本人是做机器学习里神经网络算法的,核心工程师是优酷推荐算法的负责人,在搭建整套系统的过程中解决了很多问题。

模式求变,定位连接

应应想做的是生活服务入口,对于这一点吴恒魁向记者介绍,一边研发产品一边观察市场的时候,他们发现Magic的客服模式在国内早就实现了,像12580、号码百事通都是电话综合信息产业,是国内运营商从话费资费转型到移动互联网的一个战略产品,实现的方式是电话,Magic的实现方式是短信。而像应应这类的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实现的方式可能是一个APP或者微信公众账号。

吴恒魁举了两个对比,对于国内的客服模式:

12580的高层可能会创业做一个互联网化的12580,但模式还是组建一支1000多人的客服团队。之所以认为这种模式不可取是因为,客服数量是有限的,每天接单数也会有上线的,能达到20-30万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像一些团购APP一天的单量就有200万。

应应通过人工智能+众包的方式,在第三方服务打通的情况下,只要人工智能系统做的足够好,可以解决大量的用户需求。

对于同样采用了互联网方式的产品:

O2O导航产品,这类产品主要集中了众多导航信息,但是体验与人工智能完全不同,本质上属于用户主动操作的搜索引擎。虽然下载量高,但是日成交量却并不高。

O2O服务平台,应应希望成为一个平台,连接用户需求与不同的服务。但生活服务仍需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初期选择微信就是将其作为入口,先做好产品最核心的后台、数据和系统,在未来会开发自家的APP。

人工智能的春天来了么?

在交流中,雷锋网了解到机器与人工客服处理的比例为3:7。对于一个新品来说,人工智能应对的需求显然还非常初级。众多的用户让应应采取了排队系统,而被询问最多的主要集中在订餐,租房、洗车,找阿姨,找男女朋友(主要是陪聊)等,不过吴恒魁也告诉记者,现阶段洗车、订餐这一类功能还不能实现,未来拓展这些功能的同时会考虑与一些优秀的桌面启动器合作。

人工智能在解决需求时,能够实现的还非常有限,这种情况我们发现同样国内其他的一些平台也同样存在。对于一款早期产品,当用户满心欢喜的使用一个功能却发现不支持或者体验很差的时候,就很难保证下一次会继续尝试。人工智能虽然很热,但发展的时间还是太短,如何打通服务与获得盈利都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现阶段能解决懒人经济”的,反而是像Siri这一类语音助手更被市场被关注。市场中哪家能成功还为时尚早,不过谁都没办法否认人工智能的未来,只是好戏才刚刚开始。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编辑

雷锋网编辑,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云计算、大数据等报道,创业类报道,微信:bai▁yulong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