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6
每个时代总会有几个标识自己的符号,比如电影《摩登时代》里挂在齿轮上的卓别林,二战结束后当街激吻的男女等。过去近二十年如果要选一个最为代表时代的技术那我想应该是IT,而如果把IT的范围再缩小一点的话那是软件。机械的世界充满规则极度冰冷无情,不管是工业本身还是人员组织的方式,但软件的世界则看起来不太一样,它确实可能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温度。
大约20年前的这个时候,晚上我一般会拿着一张装着DOS6.22的五寸磁盘,在学校的几处机房间来回奔波,努力找到一台电脑。在找到286或者386后会把磁盘插进去进行启动,如果一切顺利一般会找到一个叫TT的软件,开始练习指法,如果还要勤奋些,那就会启动一个叫Turbo C的软件,来练习用C语言编制一些小程序。
这是软件的故事刚刚开始时的场景,此后20年软件行业的发展极为波澜壮阔,有软件英雄的没落,有千亿市值公司的崛起。
如果要细分,那软件产品在这20年间大致上做了四次更迭:
第一代产品主要是软件英雄打造的,比如WPS背后是求伯君,UCDOS背后鲍岳桥,KV300背后是王江民等;
第二代产品则出在Windows 95发布之后,那时候迎来了一个客户端软件的爆发期,其中比较火爆的是各种媒体播放器,用盗版的软件看盗版的电影是很多人有过的经历,但除了金蝶和用友这种B2B的软件,那个时代留下来的产品却并不多;
第三代产品开始于第一次互联网泡沫时期,结果就是现在广为大家所知的各种互联网公司,可以说今天互联网的基本格局奠定于那个时候;
第四代产品来自2007年开始的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我们每天使用频率极高的各种APP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国外软件发展的情形与此类似,但各阶段的时间跨度会有所不同,并且开源力量的作用会更加明显些。
从技术视角和社会视角回看这20年的软件兴衰替换,可以有关联但不同的发展脉络:
从技术的视角看,我们先是经历了终端的成熟比如从上面描述的那种古董型的DOS6.22进化到有丰富图形用户界面的Windows,接下来又进化到可以通过触屏交互的iOS和Android,之后我们经历了互联网的爆发性增长,于是出现了海量数据需要处理,这就催生了各种大数据相关的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存在反过来又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从社会的视角看,我们先是用电脑打字,用电脑来画图,软件先是改变了个人的信息处理方式。接下来人与人因为微信这样的程序有了更多的交流,通过淘宝来买到更便宜的东西,通过团购来查找各种餐厅,通过12306更方便的预定火车票,我们依存的社会基本结构也因为软件而改变了。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技术总是会跑到应用的前面,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敏锐的察觉并捕捉到技术带来的新契机。在PC兴起前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家里并不需要摆上PC,而现在大家会仰望的互联网公司,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很多也并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活下去,到底能干点什么!
这个现象事实上在今天也还在重复,眼下即使这个行业中最顶尖的人也只是察觉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有用的,但并没有真的认识到这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处,又会怎样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机器智能究竟会怎么与我们的生活交汇,未来的世界会有更多的温情还是更加的残酷,此后20年的发展会比此前更加大幅度的改变我们的生活还是只是沿着既定的发展轨道进行优化?
要想回答这些问题单纯的像霍金那样想象100年后人与机器会尖锐对立是没有太大价值的。首先需要考察的是软件的本质和类别,接下来基于这种本质和类别再来推断软件对未来的影响可能会更有价值一点。
抽象来看软件可以有两大类别:
一大类是把人指定的事情做好,到现在为止的大部分软件是这一类的;另一类则行为不可准确预知,并且有学习能力,基于机器智能的软件大多是这一类别,这类软件眼下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两类软件影响我们社会生活的方式和方向不同。
第一类软件其实是一种固化的思维。从特质上来看,因为是固化的思维,所以它同时具备思维以及思维所承载之物的特征。
思维的特质是指思维的澄清通常是渐进的,思维自身是不可度量的,思维的主体一定是人,思维通常由概念和逻辑组成,思维的无边界化(灵活易变)这样的特质。这部分特质是共通部分,同时属于所有软件。
思维承载之物之特质是指:当思维的对象是数学的时候,思维本身也就具备了数学的特质;当思维的对象是商业逻辑的时候,思维自身也就具备了商业逻辑的特质。
这种本质特征决定了软件的许多方面,比如适合它的开发方法。软件是思维这种特征导致它没法被精确度量,而核心工作比如抽象又只能依赖于人,所以像工厂那种规则清晰、整齐划一的生产方式始终不太适合软件,很多试图延续那种思路的方法论其实是以失败告终的,比如著名的CMMI。
再比如软件的适用范围:我们可以讲凡是不依赖于想象力、判断力的地方,软件都会渗透进去并发挥作用,这可以看做是过去20年软件发展的延续,是软件改变人们生产、存放、获取信息方式的进一步深化和成熟。而在软件的世界里信息的对接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所以软件一旦渗透进某个领域那必然带来去中介化的效果,比如淘宝这类平台一定会优化掉分销商那些中间层次。
沿着这条脉络发展下去,那就是没有数字化的地方一定会被数字化。形象来讲这条路线走下去人会变的在理论上是全知全能的,而具体能不能做则依赖于他在社会上究竟能获得多少权限。
比如说:国家领导人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经济运行状态的每个细节、战场的进展情况,并通过具体的手段来调整流通环节等;CEO则可以不通过种种层级的汇报而掌握公司的整体状况的,只要他的目光扫到特定的位置,那就可以获得那方面的全面信息,进行决策;个人则知道自己周围的世界究竟有什么,并且可以做出选择发出指令很容易的满足自己的需求。前两种牵涉企业和行业的各种应用看着会比较陌生,进展如何可感知程度不高,最后一种则表现的比较明显,IoT、O2O等都可以看成是达成这一终极目标的手段。
如果单纯关注第一类软件,那就更多的会意识到软件如何使人类变的强大,看到软件对当前社会进行优化的这一面,但实际上对社会冲击更大的很可能是第二类软件,那种拥有智能,并不只是按照指令完成任务的软件,这类软件可能会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社会的结构。
在自然界里由无机物到有机物,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由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由本能驱动到智慧驱动这种进化路线大家已经耳熟能详,而所有这一切似乎根本的目的似乎都是为了产生人类的智慧,人的智慧实在是这进化链条的巅峰。
现在获得了智慧的人类则在重复这一过程。
我们先制造最原始的石器,接下来考虑给它赋予动力,就有蒸汽机、电力的产生,再接下来就考虑让工具能分担脑子做的事情,比如计算,就有了计算机,之后则希望计算机处理更加复杂的东西比如情绪的识别、图像的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这条进化路线的终点则是机器智能,让机器具有智慧。
自然界根据自己复制出了我们,我们则根据自己创造机器智能。
所以机器智能达不达到我们自己的智慧程度,其实只依赖于我们人类的能力是否有一个边界,是否能真的成为造物主。
拥有机器智能的软件正是上面说的第二类软件,这类软件与前一种软件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是一种对人的全面复制。此前的软件是通过固化思维单方面的增强某方面的能力,比如计算速度、信息获取精度和全面性、远程操控等等。但机器智能的关键不是这种单方面增强而是全面的复制人的能力,复制之后对人的替代程度则依赖于智能程度的高低。
这种软件对人的全面复制首先是好事情,它会带来巨大的社会进化机遇:人类总算有一种机会,在人类社会最底层塞上一层东西,把整个人类社会往上进行平移,让大多的人从物质困扰中解脱出来。(影响范围和力度的大小受能源、资源的限度约束)
原本不管我们怎么说世界是平的,世界其实也还是金字塔形状的(纺锤形社会更好,但很难),总是会有人处在金字塔的最底层比较艰难的生活。而机器智能现在为全人类的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可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机会,而不用像爬行动物那样,总是担心找不到吃的。
这是好事情,我们可能可以打造一个有温度,有理想,有美的世界,而不是用每天主要的精力来关注生存和竞争,但这确实也蕴含着风险,这风险短期内并不来自于霍金等所担心的机器智能灭杀人类,而是来自于这种变化本身对社会结构的冲击。我们还不太知道一个大多数人可以拥有大量闲暇时间的社会究竟该如何去组织。在过去,大多数人通过较多的劳动时间获取收入,利用较少的闲暇时间来消耗这收入,但接下来他们的劳动会变得没有价值,而同时拥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很可能只有2%的人能在忙碌中创造大量财富,同时维持原有的生活模式。
现有的生产模式和社会结构肯定不足以解决这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解决这问题,而让下面这些方式成为现实,那本可以带来美好世界的技术就实际造成了悲剧:
一种方式是很残酷的喂奶策略。
这种策略下社会会分解为两个阶层:一层忙碌的实现自我,一层则不知道干什么,但维持着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能够活下去。这可以拿发达大都市与非洲落后部落做类比,并放大其规模和程度。比如让大都市发达十倍,人口缩减到十分之一,部落保持不变但人口增加十倍。这方式虽然保持了人道的基本底线,但其实也还是很残酷的。在《第九区》这电影里,曾经讲述了一个人类这样对待大虾一样的外星人的故事。
一种方式则是战争。战争消灭人口的同时,大量问题也会随之被消灭。
人类的智慧一定可以想象出更多的方式,有些我们暂时还无法想象,但比较确定的一点是随着机器智能的发展社会保持原样已经不太可能。而社会基本模式的变化一定会产生动荡,所以我们即将面对的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即使《奇点临近》说的东西只有一半是对的,那这种动荡都很可能会在未来三十年内逐步发生。
在不经意间软件开发这事已经走过了20多年(其实更长),这20几年无疑是漫长的,曾经的软件英雄很多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很多伟大的公司因此而崛起或陨落,但如果把视角拉高,那就会发现过去的轰轰烈烈也还不过是某个波澜壮阔新世界的前奏,而所有这些都与软件有关。
【作者介绍】李智勇,十年程序员,微信公号:琢磨事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