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专栏 正文
发私信给李智勇
发送

3

互联网创业正在进入黄昏时刻

本文作者: 李智勇 2015-09-14 17:12
导语:现在创业大街已经成为一道风景,万众创业更是让互联网成为显学,但实际上互联网本身正在走近黄昏,而非仍当正午。

互联网创业正在进入黄昏时刻

现在创业大街已经成为一道风景,万众创业更是让互联网成为显学,但实际上互联网本身正在走近黄昏,而非仍当正午。理智地讲,我们处在前一波浪潮的晚期、新浪潮的早期,所以接下来一两年更可能的情形并非是百花齐放,更兼处处伤痕。

塑料上的启示

电影《毕业生》里有个细节,当本杰明和家族好友聊天时,这家族好友给他的人生建议只有一个词就是“塑料”。这其实是个有时代印记的建议,《毕业生》这电影上映于1967年,而查百科我们可以发现,塑料虽然出现较早,1907年就出现了第一种塑料,但到1945年美国塑料产量才有45万吨,到1979年塑料的产量终于超过了钢,最终形成了极为庞大的的产业,一直持续到今天。

如果用1907、1945、1979、2015这四个时间点来看塑料这个行业,那我们会看到三个阶段:初创期,高速发展期,平稳发展期。

在高速发展期的早期,往往只有少数人意识到新产业的价值,到晚期就会大众化,容易出现全民关注的现象,比如在电影的细节里都会表现出来,但产品却和关注力正相反,一般会货品化(这个词的复杂含义可以参见:创新者解答),简单来讲就是会变成电视这样的大众化产品,很多人都能做但利润空间不高。

人类整个的技术发展曲线确实可能像《奇点》临近里提到的是一种指数曲线,但落到具体技术所引发的变革上,就基本上是上述的这样的显示:

先是高速线性发展,接下来发展变缓的过程。

各种新技术所带来的浪潮在早期会吸引过多的目光和投资形成某种溢价,但到后来基本都会平息,被热点关注的行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一个正常部分,不垄断的话也就只有正常的利润水平。这类事情发生过很多次,包括塑料、铁路等。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其实是以微软和Intel为代表的软件浪潮,那个时代的杰出代表是Windows、Offce、PS、CAD这类产品,虽然距今不远,但是今天如果选择这种题材来创业,大家可能会很怪异地看着你。

如果说每波技术浪潮(包括互联网)自身一定会有进退升沉,那关键问题就是我们到底处在互联浪潮的那个波段?是初创期,高速发展期,还是平稳发展期?

虽然互联网相关的创业仍然足够热闹,但现实来讲我们其实处在马上进入平稳发展期的节点上。当然这种判断首先取决于如何界定互联网的范围,显然把所有用到互联网的地方都算作互联网和把互联网的链接特征看成本体,故事是不一样的。后者更不含糊,因此好些。理解了这种标准,就容易理解微软这种做了很多和互联网相关的事的公司为什么始终不被认为是个互联网公司。

互联网里的金矿在哪儿?

微软所代表的浪潮其核心特征是端的强大化,而互联网这波浪潮的核心特征则是链接。 这种链接的特征可以具体体现在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商业、人与机器、人与自己等。当一个公司主要靠端上附加值生存时,那它做得再好也不适合被称为互联网企业,比如苹果和微软。国内的很多手机企业试图挑战这规则,让端上不赚钱,而靠后端的某种增值服务赚钱,这样一来至少道理上确实可以声称自己是互联网企业。

而要理解互联网企业为什么可以赚钱,那里可以赚钱,抽象点跳出来看下网络这事会更清楚些。

互联网创业正在进入黄昏时刻

网络本身的研究其实是先于互联网的,也不局限于互联网,人与人之间很早以前就有社会关系网络,但互联网强化了链接的强度和时效,有本很老的叫《链接》的书比较好地讲述了对网络的认识过程。

我们知道网络其实可以有非常多的类型,比如说:

网络可以是纯随机的网络,这种网络中所有的节点有同样的权重,这无疑是极为平等的网络,但在这种网络中其实是赚不到钱的;另一种网络则是无尺度网络,这种网络中节点的权重按幂率分布,幂律分布可以表现为一条没有峰但落差极大的曲线。

《链接》里举了个生动的例子来说幂律,如果在一个星球上人们的身高按幂律分布,那绝大部分会不如我们高,但突然就会有几百米高的巨人走过,这种网络是可以赚钱的。

互联网正是上面说的那种无尺度网络,少数节点具有最大的链接数,基于这种集中的链接数那就可以通过广告等手段创造价值。所以抽象来看,互联网上赚钱的根本是成为幂律曲线前面的节点,显然这种中枢节点的权重越高,赚钱的可能性越大。

从这个抽象视角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互联网本身的发展阶段:如果我们知道究竟还有那些中枢节点可以被建立起来,那就可以基于此进行预判。显然的,如果剩下的多,那就是方兴未艾,如果剩下的少或者几乎没有,那就是已近黄昏。而我们如果理智来想,那就会发现,现在不可能是方兴未艾的状态。

以人为中心来考察链接的潜在内涵,那我们可以讲人需要连接信息,人需要连接彼此,人需要连接服务(食住行金融等),人需要连接商品;从机器的视角则是机器需要连接机器(M2M)。除了最后一项暂时还没有中心节点外,所有可被挖掘到的区域基本上都被覆盖掉了,在没有新技术让既有领域重构(比如手机相对于PC)之前,当前的格局是被固化下来的。

具体来讲,我们会发现创业项目基本上不出社交网络、教育、金融、企业服务、旅游、工具、医疗、游戏、招聘、生活消费(O2O)这几类,而每一类别下还不用说BAT这种庞然大物,一旦出现携程或者美团这个规模的公司我们基本可以认为它趋于成熟,因为当人们的注意力和使用时间已经基本集中在某一个产品上时,那意味着节点已经形成,后来者就基本丧失在相同模式下与其竞争的可能性。

不是说不能竞争,而是说这时候后来者开拓新的用户会无比艰难,竞争就有了零和特质。比如说如果旅游已经是零和状态了,那么去哪儿的彻底崛起必然会导致携程的衰落,而不是会导致两者的共同繁荣,进而事情就会变得艰难,这类场景是永恒存在的,也并不适合大多创业公司。

这样看来,企业服务、教育这类还没有统治性的产品或公司出现,也许还有机会出现较大体量的公司,但大多的领域其实是没什么机会了。这潜在意味着网络本身所带来的红利其实已经被挖掘殆尽。

感性去想结论其实也是一样的,当一件事情变的每个人都认为有机会的时候剩下的往往是激烈竞争,而不是机会。

黄昏里期待黎明

认定是正午还是黄昏会影响我们如何应对未来。如果是浪潮早期,更适合的策略就是多试快跑,如果是中午那就要想办法合纵连横,如果是黄昏,那更适合的事情其实是高筑墙广积粮。

互联网创业正在进入黄昏时刻

现在的大形势是在机会变少的地方正在挤进更多的资源,那就必然会催生泡沫。这个事情很多顶级投资人谈过,并且很多人会把当前的投资幅度与2000年做比较。

比如,天地会珠海分舵同学编译过一篇TOMASZ TUNGUZ的文章,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2015年第二季度每个项目平均投资额为1470万美元,超过了2000年同期的1310万美元。

这种比较是有意义的,但一个被忽视掉的基本事实却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资本热度和机会多少两者相除才是泡沫程度。2000年的时候机会确实在那里并更多,只不过是早了,而现在则是很多不是机会的机会被高估了,所以如果资本热度超过2000年,那可能意味着更大的泡沫。这个泡沫在接下来一两年(一两年里创业项目会有清楚的结果)里会不会破灭,关键的影响因素只是下一场浪潮什么时候来,如果下拨浪潮(比如VR/AR等)来得足够快,那么泡沫的伤害无疑会减轻,但现在看来即使离我们最近的智能手表也还有段距离,所以此场泡沫的破灭似乎不可避免。

需要强调的是,泡沫破灭不意味着互联网作用的缩小,而是说它更多地会变成一种公共设施,就像朔料一样,仍然可以赚钱,但没那么火。

未来总是必然和偶然的叠加体,我们其实无法预测下一刻外星人到底会不会来,但泡沫这事实在是已经比较明显,我们也可以从很多细节上看到泡沫破灭的前兆,比如阿里的缩招,科技公司的裁员,投资的热度等。

小结

近来张泉灵离职引发普遍关注,选择方向是个人的基本权利,别人其实不太适合说什么,但单纯从时机上看张泉灵的选择其实并不是特别好,如前文所说接下来几年是前一波浪潮的晚期,新浪潮的早期,这时候创意也许很多,但成功的其实并不会有想的那么多,也不会很大。

【作者介绍】李智勇,微信公号:zuomoshi(琢磨事)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互联网创业正在进入黄昏时刻

分享:
相关文章

专栏作者

十年栈道程序员,有一个好玩的公号:zuomoshi(琢磨事)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