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专栏 正文
发私信给金楠
发送

2

小米牌电动平衡车,跑起来比做起来难

本文作者: 金楠 2015-04-15 08:48
导语:在期待小米牌电动平衡车亮相之前,你应该知道这个市场面临着什么问题。

今天下午一点,小米将和电动平衡车厂商纳恩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虽然目前没有确切消息流出二者会发布什么产品,但最直接,同时也最具看点的导向无疑就是小米与纳恩博合作的电动平衡车了。

小米牌电动平衡车,跑起来比做起来难

小米要做电动平衡车不是一天两天的传闻,去年年末国内电动平衡车厂商乐行的CEO周伟还撰文爆料了小米曾找上他,但最终被他拒绝的事情,在文中周伟甚至称“小米有毒”……当然这是另外一件事儿了,不过也确实能反映小米对电动平衡车早就心有戚戚。

此后,有传闻称小米在今年1月联合雷军旗下顺为资金以及红杉资本共同领投了纳恩博的B轮融资,资金在数千万美元。而纳恩博目前对外的官方的介绍是“纳恩博是国内首家集自平衡代步车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智能代步运营商”——看起来似乎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样子。

电动平衡车强调的单位是个人,其在开发之初,就是希望其不受地形限制的特性能够将动力辅助交通工具的使用范围扩及到人行道、阶梯这种传统有动力的车辆不能遍及的地点,而除了这个需求逐渐被人关注以外,近年来颇为热火的电动能源,以及环保主义风潮,也都让电动平衡车与两轮电动车等产品一起,在当下迎来了产业上的春天,不过,与两轮电动车的热火在国内各大城市限摩限电的前提下多少有些尴尬一样,电动平衡车也有一些它自己的问题。

至少就目前看,电动平衡车想要真正做到改变人类运输方式和引爆市场,还需要先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点是它的法规性,像电动平衡车这种过去在道路法规中从未存在过的新产品,到底应该分类在哪种等级的交通工具里面,各国各地皆有不同的认知。像我国交通部就一直没有给予其合适的分类,所以我们看到前不久以北京上海为首的大城市已经率先明令禁止电动平衡车上路,而在其没有纳入法规管理前,这样的禁令恐将是长期且大范围的。

而参考国外,在美国电动平衡车原本被归类为动力脚踏车类的低输出动力车辆,因此必须行驶于标准的慢车道上,而无法开上它原本锁定的主要使用环境——人行道。为此,厂商们花了很多力量去游说各州政府,终于实现在数十个州顺利让电动平衡车上路,但仍有些州或城市对其保持红灯。

在欧洲,英国、瑞典等大多数国家都不允许电动平衡车上路,荷兰则允许少数心肺疾病患者可以使用电动平衡车作为医疗辅助设备,此外,德国也可以通过申请,来获得在私人地盘开电动平衡车的权力,但在大范围下,二者都不允许电动平衡车上路。

而在日本,电动平衡车是被分类为与排气量介于50到125立方厘米的摩托车相同等级的有动力车辆,因此要求必须配备有刹车与头灯、方向灯等辅助设备,车主也需缴税注册车牌并拥有驾驶执照。但由于在电动平衡车上加装这些设备有其困难度(尤其是刹车装置),因此也等于间接禁止了电动平衡车的使用。

第二点是它的安全性,由于电动平衡车没有方向盘、油门和刹车,主要靠动态平衡原理和一系列传感器、陀螺仪与控制芯片来操作,因此其在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下,往往既不能确保不对他人造成干扰,也不能保证自身安全,特别是其设计精致小巧,使用起来往往是“人包铁”而不是“铁包人”,因此在复杂路况下的车主面临的危险系数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知名的电动平衡车品牌赛格威的前任老板、英国企业家吉米·赫塞尔登就是因为乘骑电动平衡车而不慎坠河身亡,这也使人们对该类产品有了更多的担心。更何况让它行驶在国内——由于电动平衡车并不具备上路权,因此目前的属性更接近于带电滑板或旱冰鞋,而这类产品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一般乘骑者需要负较大责任,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电动平衡车的大范围普及带来困阻。

第三个是它面向的市场,电动平衡车定位的是轻代步,需求排在电动汽车和电动两轮车之后,这个市场需求是很难被量化的,因为它在此之前不像前两者那样有传统汽车和自行车做铺垫,受限于此,电动平衡车的起点就比较难踩准,因为它没有能用互联网思维改革的东西,而需要重新塑造出一些概念和卖点什么的。

而由于前两个原因的限制,电动平衡车更直接的消费人群偏向于学生等年轻人,以及一些专业人士,例如警察可以借助电动平衡车进行巡逻等等,目前国内也已有不少企事业单位专门购置了电动平衡车,用于其工作业务。

小米牌电动平衡车,跑起来比做起来难

第四个是它的价格问题,由于电动平衡车的成本较高,它的售价往往比一些电动摩托车或专业自行车还要高的多,哪怕是纳恩博,其最便宜的电动平衡车(独轮款)售价也在2000多元,双轮平衡车售价更达万元以上,整体来看,知名品牌的电动平衡车在当前的消费门槛还是较高的。

当然,要强行给电动平衡车压价也不现实,毕竟它有着天然的安全劣势在前,如果价格便宜,说不定还会引起反作用,真正应该捏准的界限,应该是实惠但又可靠,不过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因为上游厂商不乐意,下游厂商往往又没有溢价的资本与能力。

小米涉足电动平衡车市场,是个好事

前几天电动两轮车曾经引发过是否起风的探讨,一半也是源于对行业天才李一男重新出山的关注,而现在小米留了个悬念,又顺势引发了小米能否改变这一行业的探讨,但事实上,这两边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希望能有一个领头人,给行业探个路,给其它厂商带个头,最重要的,是催化市场的扩大以及玩法的规范(吸引用户兴趣、推动其以代步工具身份取得上路权等等),毕竟这个行业里已经耗死掉一批企业了,而能成为这个人,势必需要有一定推力才行,目前看来,小米绝对有这个资格。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本月9号,在发改委和工信部的主持下,国内多家知名平衡车企业共同成立了中国平衡车产业联盟,可以说小米挑上这个时机也是有点意思的。而电动平衡车也确实走到了一个岔路口,接下来如何布局、如何协调、如何挖掘,都很有看点。

要说对小米和纳恩博合作的电动平衡车有什么期待的话,笔者这里其实只有一点,那就是不要提什么互联网思维,就像做小米插线板一样的思路去做就好,因为用户真的只需要一个安全、方便、随时能跑而且消费得起的代步工具而已,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其实电动平衡车也就成功一半之多了。

(文中资料部分出自《维基百科》)

雷峰网特约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小米牌电动平衡车,跑起来比做起来难

分享:
相关文章

特约作者

邮箱:geek_jonne@126.com 微信:jonne_jonne 微博:geek_jonne 欢迎交流和惠赐合作。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