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新鲜 正文
发私信给王强
发送

1

第五代Core系列芯片到底有没有进步

本文作者: 王强 2015-03-12 17:42
导语:跳票长达一年后,Intel终于在不久前正式发布了核心代号Broadwell的第五代酷睿i3/i5/i7系列芯片。第一批面世的型号均面向轻薄笔记本、一体机且都是双核版本,而针对高性能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型号要等到年中。

跳票长达一年后,Intel终于在不久前正式发布了核心代号Broadwell的第五代酷睿i3/i5/i7系列芯片。第一批面世的型号均面向轻薄笔记本、一体机且都是双核版本,而针对高性能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型号要等到年中。

Broadwell是Intel从2006年开始的Tick-Tock战略的最新一代成果。Tick-Tock的内容是每年交替更新CPU微架构和制造工艺,以确保Intel在PC业的绝对优势。

第五代Core系列芯片到底有没有进步

06年至今,Intel已经先后三次升级微架构,四度换代制造工艺。Broadwell是一次制程改进,与上代Haswell相比工艺从22nm进化到了14nm,CPU核心则没有什么变化。这一代CPU原计划于2014年第一季度发布,但由于工厂升级进度拖累,直到2014年9月Intel才少量出货了超低功耗版本的Broadwell芯片——Core M;面向主流平台的Broadwell则一直拖到了今年才陆续面世。

Intel消费级主流CPU的性能已经有多年没有大的进步了。即便与08年的Nehalem架构相比,最新一代的Broadwell的单核心同频率性能也只有30%-50%的提升。虽然很多人将这个现象归咎于竞争对手AMD的表现太差让Intel失去了跨越前进的动力,但实际上深层原因是微处理器研发行业出现了瓶颈,学术界或工业界都很难做到更高的同频性能与更快的主频了。由于主流消费级应用难以为超多核心优化,增加核心数量这条道路也走不通。于是我们看到虽然Intel年年都在换代,但再也没有过去那种新一代芯片在性能上远胜旧型号的场景了。这次发布的新一代芯片与对应的上一代产品相比同频性能几乎没有变化,令不少粉丝失望。

既然CPU的性能难以提升,Intel就将重点放在了功耗控制与GPU改进上。在这两个层面上前几代芯片都有明显的进步,而Broadwell延续了这个势头。最新发布的十几个型号都是TDP 15/28w的低功耗版本,仔细与上代对比我们会发现新型号的初始主频普遍提升了一些,同时闲置状态下的降频幅度更大,功耗也更低。以i7 5650U对比上代4650U为例,二者TDP都是15w,但前者标准主频2.2G后者只有1.7G,前者节能状态下频率为600MHZ,TDP9.5w;后者只能降频到800MHZ,TDP 11.5w。

仅仅是参数还体现不出新一代CPU使用的14nm工艺的威力。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能力总是不够用,虽然Intel的芯片普遍拥有Turbo Boost动态升频功能,但往往会受制于散热而只能短时间起作用,机器温度稍高CPU就会大幅降频。工艺升级后新一代酷睿可以在高频率工作更长的时间,系统升温的速度会明显慢于上代平台。此外,闲置状态下新平台的能耗也会更低一些,可以带来更多的续航时间。

第五代酷睿的GPU部分也进行了升级,高中低档型号的GPU运算单元都比上代增加了20%,架构也做了改进。综合来说新系列的3D性能会比上一代对应的型号提升30%左右。与毫无进步的CPU部分相比这样的增幅已经很不错了。

Intel的产品型号向来杂乱,尤其是笔记本芯片产品线的命名规则之复杂,就是分析师也容易搞糊涂。这次新发布的芯片都是低功耗版本,一眼望去根本分不清各自的区别。不过仔细分析这些型号后就会发现它们的CPU部分的区别基本只有主频而已;由于轻薄本子的散热普遍不佳,塞进去高主频核心没什么实际意义。睿频3.2G的i7 5650U满载十几秒也会降频到2G,和没有睿频的i3 5010U是一个效果。指望买了昂贵的i7型号就有更好性能的消费者就不要浪费资金了,还不如选一款散热能力出色的机器。

倒是GPU部分对实际用户体验的影响很大。Intel为这么几款芯片搭配了三个档次的GPU,两档间性能差距接近一倍之多。而且既有搭配高档GPU的i3又有搭配低档型号的i7,很容易迷惑人。既然CPU部分没啥差距,消费者选购整机时不如只关心GPU,尽量选择编号较大的型号。比如HD6000就比HD5500强得多,但实际售价却没什么差别,甚至搭配HD6000的i3会比使用HD5500的i7还便宜不少。

总体来说第五代酷睿虽然姗姗来迟,但与前代相比改进着实有限。Intel也没有改变一贯的高价策略,注定新产品不会掀起多大的波澜。整个PC业已经进入停滞期,不痛不痒的更新换代无法起到强心针的作用。Intel恐怕需要反思自己高高在上的态度了,如果PC的主流芯片依旧是售价数百美元的酷睿,迟早会被成本低廉的ARM核心设备赶上甚至取代。曾经雄霸天下的Wintel联盟的另一大主角微软都开始“洗心革面”,留给Intel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雷峰网特约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专栏作者

关注技术,分析市场,展望未来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