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峰网
0
当下,我们理解5G,一定是基于流量思维,觉得5G一定是流量的盛宴。
但是,这个5G的故事,很多人只讲到了一半。
在近期浪潮的一场活动上,几位集团高管把其5G布局说的十分透彻。作为关注5G发展的科技媒体,雷锋网也有着自己的观察。
当前,作为新基建之首,5G的发展轰轰烈烈,方兴日盛,已经成为国家战略,5G技术的三大特性“大带宽、广连接、低时延”会给社会带来改变。但是5G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的阻碍因素,很多相关主体没有找到价值点,是其发展受阻的最重要原因。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陈东风提到,使他感受最深刻的是,5G引发的行业认可和政府及社会民众的广泛参与,是5G不同于4G、3G、2G、1G时候的——全民关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说到5G成本问题,此前业内有多篇报道讲述了电费正在吞噬运营商的利润,一旦进入5G时代,按照目前的情况,可以预测运营商届时会面临严重的亏损。
陈东风提到,除了成本问题,还有显现的效果问题、5G技术如何和行业技术相结合(IT与CT融合)的问题、行业需求与5G技术之间的缝隙差距如何去弥补的问题。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陈东风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陈东风从行业的角度和客户的角度来看,5G产业发展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至少从三方面展开:第一,网络建设模式;第二,网络支撑模式;第三,网络经营模式。
他认为,5G这种新的商业模式就需要从网络建设层面从原来的供给侧驱动到需求驱动,需求拉动转变。从网络支撑的模式上,也要从原来的标准化的网络支撑到柔性化的网络支撑的转变。网络经营模式,从原来单纯的流量化经营应该转向价值经营。
“原来4G之前的网络基本上都是设备厂商和运营商共同打造的一张网,提供的一种标准化的运营或流量服务。”
“我们的行业需求千差万别,完全不同于C端,这种个性化的需求如何跟标准化的网络、规模化的网络相融合,我认为网络支撑模式要发生重大的改变。当然,网络经营的模式,原来是单一的流量经营,怎么样转向以多样化的、多层次的、多模式的并举的价值经营。我认为这是关键。”
此前,德国的化工巨头巴斯夫讲过一段话:有了5G网络,我们可以自己决定网络的质量,还能保证数据的可用性、机密性和完整性。
当然,实现这个目的也不容易。
陈东风认为,5G不仅是三大技术特性“大带宽、广连接、低时延”,还涉及到一个深层次问题:5G网络将是对无线电频谱的重构和协调统一。
他提到,德国的5G专网有一个固定的频段,截止到今年6月份,大概已经有50多家企业通过了5G专网频率的申请。
这成为目前陈东风主要呼吁的方向之一。
雷锋网注意到,传统的CT厂商做的网络已经非常强大,在全世界都是占据制高点,浪潮有什么优势?
我们试图从浪潮云的云网技术、浪潮对多行业的连接、生态体系等找答案。
“IT企业从开始诞生就是一个完全开放的体系,从我们底层的不管是CPU、主板到上面的操作系统、数据库,是完全解耦开放的体系。正是因为这样开放的体系,过去的三四十年里推动了全球IT的快速发展,低成本、实用。我认为,下一代CT的发展,5G也应该走一条这样的路。浪潮会积极的推动网络架构的开放,网络和计算资源的深度融合。”陈东风表示。
作为浪潮集团软件CTO,林巍表示,浪潮的5G产品从方向上来讲,一直聚焦两个方向——这也是三年前他们开始启动IT和CT融合,聚焦5G产业发展时候所看到的一个趋势。
浪潮集团软件CTO林巍
“面向行业的5G网络,当然是刚需,商场如战场,每一个企业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战略、战术和战法,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成功的故事。当然,一个千篇一律的5G网络显然是无法满足创新客户需求的。”
浪潮5G云网产品
值得注意的浪潮提供的端计算网关——这是将来最靠近生产一线的5G网络产品。
无论是在园区、工厂、矿井、高速公路边、水库边,还是在行走的救护车上,每一个分支机构都有多形态的网关设备组合,可以满足高速的设备接入、数据采集处理,具备边缘计算与AI能力,为科研等场景提供灵活的云边端一体化协同管理。
目前,浪潮提供云原生的BBU,支持开放式的接口,支持多厂商异构设备接入,虽然其产品的性能架构还不能跟华为比,但总体的产品性能已经达到了业界的先进水平。
林巍还提到,5G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主要在基站,基站是万物互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网络建设原先是运营商说了算(建好了你用就行),而现在乃至未来,则是行业用户说了算。(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