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人工智能学术 正文
发私信给我在思考中
发送

0

CNCC 2021重磅启幕:与John Hopcroft、孙凝晖等数十位顶级学者,共飨计算机年度盛会

导语:数字化时代,一场计算机前沿技术与先进理念的交融与激辨。

CNCC 2021重磅启幕:与John Hopcroft、孙凝晖等数十位顶级学者,共飨计算机年度盛会

作者 | 琰琰、吴彤、王晔

编辑 | 青暮

12月16日上午九点整,CNCC2021(中国计算机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18号馆举行,主题为“计算赋能加速数字化转型(Expedit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 with Computing Empowerment)”,组织委员会主席、CCF秘书长、CCF会士唐卫清出席并主持了开幕仪式。

今年是中国计算机大会自开办以来的第十八个年头,唐卫清介绍道,据10月18日的报名系统统计,共有超过一万人已报名参会,其中已交费的超过7000人,其中包括部分在线参会者。随着大会的延期,因为疫情限制,很多涉及疫情的参会者申请延期参会或者转线上观看或者退票。

CNCC 2021重磅启幕:与John Hopcroft、孙凝晖等数十位顶级学者,共飨计算机年度盛会

唐卫清表示,在这种时期大会还能成功举办非常不易,并代表组委会向因为疫情没有能到现场参会的、目前正在线上参会的嘉宾表示了歉意。

大会开始后,由大会主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教授致辞。

倪教授首先代表会议主办方、承办方对参会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CNCC 2021重磅启幕:与John Hopcroft、孙凝晖等数十位顶级学者,共飨计算机年度盛会

他表示,经历了十七届的发展,以及去年疫情的检验,CNCC已经成为国内信息技术以及其相关行业影响力最深的盛会。时隔10年,CNCC再次来到深圳,这十年是CNCC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的十年,是计算技术深入行业、服务产业和百姓民生的十年,也是深圳从“制造之都”转向“创新之都”的十年。

今年的特邀报告嘉宾包括图灵奖得得主John Hopcroft教授、Barbara Liskov教授、李国杰院士、郑纬民院士、高文院士、陈国良院士、陈维江院士、冯登国院士、郭光灿院士、沈昌祥院士、孙凝晖院士、王怀民院士、李小兵教授等多位知名学者及来自企业华为公司的熊彦、百度公司的李硕、平安集团的肖京、蚂蚁集团的周靖人、阿里集团的华先胜等知名技术专家来做特邀报告。大会设17个特邀报告,3场大会论坛, 113场技术论坛,以及CCF CTO Summit、CCF颁奖典礼,CCSP竞赛等多场活动。

倪明选教授认为,2021年后疫情时代是我们全人类逐步学会与疫情共处的一年。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市场为社会带来更多福祉的同时,也需要我们更多地思考道德、价值、伦理、法律、人文等问题,思考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在未来三天中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这一宽阔平台,碰撞思想,交流知识,为推进我国计算机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会议的成功举办离不开程序委员会和论坛委员会的努力。受南京疫情影响,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CCF会士、常务理事,南京大学教授周志华以视频形式致辞。

CNCC 2021重磅启幕:与John Hopcroft、孙凝晖等数十位顶级学者,共飨计算机年度盛会

周志华教授讲到,程序委员会在以梅宏院士为首的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大会主席倪明选教授的支持下,为大家准备了精彩的特邀报告和大会论坛,演讲内容覆盖了计算机系统、软件理论、人工智能信息安全、量子计算等重要主题。大会还将特别讨论数字化转型,以及大家都非常关注的计算机本科教育。特邀讲者中还有多位重要企业的著名技术专家,以及计算机与艺术领域的跨界交叉专家,特别是还有三个分别关于数字化转型、开源生态、人工智能企业落地的主题的大会论坛。

此后,承办单位代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光明实验室)主任、深圳大学书记校长李清泉教授致辞。

CNCC 2021重磅启幕:与John Hopcroft、孙凝晖等数十位顶级学者,共飨计算机年度盛会

李清泉教授表示,过去十年间,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建设发展势如破竹,飞速前进。CNCC也是我国计算机领域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学术技术教育和产业盛会,有着高端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今年尽管受疫情影响,做了一些调整,大会还是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原定的113个技术论坛仍然全部举办,数量、质量都开创了历史之最。

随后,深圳市副市长郑红波致辞。

深圳市副市长郑红波在大会开幕致辞中讲到:“本届大会以‘计算赋能加速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共同探讨数字经济与计算技术的前沿发展趋势,对于加速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深圳创新发展能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圳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和计算技术的发展,大力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等新型科研机构以及深圳超算、鹏城云脑等大科学装置,积极推进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等特区立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84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超过30%,总量和比重都位居全国第一。”

开幕式结束后,CCF理事长梅宏、深圳市副市长郑红波、大会主席倪明选、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深圳市科创委副主任钟海、宝安区副区长练聪一起上台,点亮屏幕,开启CNCC2021。

CNCC 2021重磅启幕:与John Hopcroft、孙凝晖等数十位顶级学者,共飨计算机年度盛会

大会正式拉开序幕,进入特邀报告和大会论坛环节。



1

John Hopcroft:中国高校更应关注本科教育,改变评价体系

CNCC 2021重磅启幕:与John Hopcroft、孙凝晖等数十位顶级学者,共飨计算机年度盛会

在主论坛环节,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John Hopcroft作为开场嘉宾 ,发表了题为《Improving Computer Scienc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for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的特邀报告。

John Hopcroft教授多年来一直投身于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相关工作,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前行与突破。目前他也是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主任,北大图灵班的“总设计师”。

在报告中,John Hopcroft 分析了当前中国计算机学科的教育发展现状,就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和完善教育机制,尤其是本科教育提供了几点思考和建议。John Hopcroft 在近期完成了对中国排名前50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通过这些研究他发现:

  • 很多中国学生在大学刚入校时很优秀,但经过四年后本科教育后往往落后于一些欧美高校的学生。

  • 中国的高校过于把研究经费和论文数量作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导致有相当多的学生到美国高校攻读博士之后,更愿意留在美国。

John Hopcroft 表示,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下一代人才,帮助他们在职业生涯中保持长期的活力和创造力。因此,在本科生教学质量评估中,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是否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学生课堂互动是否积极,教师对学科是否有全面掌握等等,而不是以研究经费和论文数量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相信本科教学在评价体系、教学环境和授课方式的方面改变,会对中国计算机学科教育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他还提及,从事基础研究会让学生对学科发展产生更多兴趣,所以中国要吸引更多人才回国,需要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并提供“有竞争力的薪水”,让优秀人才的收入高于在其他国家。在他看来,中国已有不少高校能够培养世界水平的本科人才,但相对来说仍属于精英式教育,培养的少数高质量人才远远不够。要提升面向所有学生的教学水平,中国的大学才能跻身世界顶尖高校之列。



2

孙凝晖:从求极致系统走向通用系统的繁荣之路

CNCC 2021重磅启幕:与John Hopcroft、孙凝晖等数十位顶级学者,共飨计算机年度盛会

第二位上场的特邀嘉宾是CCF会士、常务理事、CCF王选获奖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孙凝晖,他的报告题目是《从工程科学视角看计算机系统中的规律》。

在报告中,孙凝晖从工程科学的基本方法出发,介绍了从求极致的超级计算机向求通用的高性能计算机的演进过程,以及两者的融合统一,并进一步探讨了未来高性能计算的发展趋势和可能的创新模式。

孙凝晖认为工程科学的基本规律牵引了计算系统的发展,从概念性、关键性、共同性三个层面来看,计算系统规律基本遵循两种典型的工程系统架构目标,即求极致和求通用。所谓求极致,是指在特定维度突破“高、大、快”等技术极限,用于服务开拓科学新疆界;求通用,是指设计约束多的可快速迭代系统,具备应用范围广、兼容性强、量大而面广的特点。这两类系统可相互转化。

通过两个案例分析,孙凝晖总结了求极致和求通用系统的实现方法:

  • 求极致系统应通过观察瓶颈和发现难题抓住主要矛盾,再结合新科学理论和新工程技术突破关键指标,搭建紧耦合结构,最后整合所有技术,定制系统性部件。

  • 求通用系统在概念性层面是一个多问题,在对工程结构做最优映射时,通常会形成一种松散耦合结构,因此实现系统的关键在于补齐短板,优化技术的时空局限性。

在他看来,未来求极致系统走向更加繁荣的通用系统,在概念性、关键性、共同性三个层面会呈现出以下特点:(1)系统熵在概念上从无序变为有序;(2)数据安全和高通量会成为新的关键性问题;(3)系统的共同性将从以数据建模为中心的第四范式迈向以系统建模为核心的第五范式。



3

陈维江:数字化转型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手段

CNCC 2021重磅启幕:与John Hopcroft、孙凝晖等数十位顶级学者,共飨计算机年度盛会

紧接着,第三位上场的特邀嘉宾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顾问陈维江。

在题目为《数字化赋能电网转型升级》的演讲中,陈维江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性回顾和梳理,并通过典型案例分享,解读了近年来电网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成果和面临的挑战。

陈维江表示,电力是当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电网的总体规模在全球规模最大的七大电力系统中已位居世界第一。但长远来看,目前国家电力系统的持续发展和升级仍面临三方面的困境:

第一,传统化石能源电力开发利用模式难以为继,主要体现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能源紧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加剧。

第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面临挑战,如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富集度地区大都远离负荷中心,大规模开发、远距离输送难度大。

第三,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的再电气化趋势明显,电能需求持续增长。精密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应用场景对高质量电能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他看来,数字化转型是由信息化向网络化、智能化转变的过程,在数据信息共享基础上的应用,效率更高、价值更大。当前企业各业务存在着交叉关联性,而各专业间共性数据模型与标准的不统一,导致了数据无法在多业务领域间融合共享,从根本上阻碍了数据价值的发挥。而物联网管理平台汇聚感知数据、云平台调动算力资源、企业中台融合共享数据,因此平台化建设对于挖掘大数据价值,实现电网系统智能化转型至关重要。



4

熊彦:数字化时代正在呼唤统一操作系统的出现

CNCC 2021重磅启幕:与John Hopcroft、孙凝晖等数十位顶级学者,共飨计算机年度盛会

第四位报告人为华为计算产品线研发总裁熊彦,他的报告题目是《开放创新:多样性计算为数字化提供持续动能》。

首先,熊彦简要介绍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概况,并认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未来经济发展主动权的制高点。

“所谓根深才能叶茂,我们只有坚持在基础软硬件领域持续创新,才能构建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石,才能真正持续地使我们的应用生态百花齐放,推动中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接着,他介绍了华为公司在计算基础软硬件领域的技术工作和生态进展。

熊彦表示,操作系统是计算产业的根技术,也是计算产业生态的基础。当前操作系统呈现的出碎片化的情况,导致数字基础设施产生大量“软烟囱”,带来了各种应用生态的割裂、应用重复开发、难以协同的挑战。

“如果说操作系统是基础软件的根,那数据库就是我们计算技术软件皇冠上的明珠。”

熊彦还分享了面向人工智能的昇腾计算生态和技术的一些进展。

他讲到:“过去我们有电力网络,我们有高铁联网,有通信网络,那么随着全国各地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陆续建成并上线服务,我们认为未来必将走向人工智能算力网。”

在他看来,算力网络汇聚的大算力,加上海量的数据,就可以使大模型孵化行业新应用。基于预训练的大模型,开发者只需要做少量的场景适配,就可以快速的开发出高精度的行业AI模型。这种类似于工业化的AI开发新模式,将有希望极大地促进AI在行业的发展。当然AI的技术生态也将深入赋能千行百业,商业生态的核心就是让人工智能真正的融入应用场景,让各个行业更加智能。



5

圆桌论坛:数字化转型的开源之路

大会进行至后半段,以“数字化转型的开源之路”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在中科院计算所副所长、研究员包云岗的主持下正式开启。

最近十五年,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无一例外都是基于开源软件构建,甚至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壮大、领先世界也得益于开源软件。

但很多人对“开源”这个词既熟悉又陌生,存在很多困惑,例如:

  • 1. 国家为什么开始重视开源?

  • 2. 开源如何促进数字化转型? 

  • 3. 开源是否面临“卡脖子”风险?

  • 4. 开源社区如何构建?

  • 5. 开源的知识产权如何处理?

  • 6. 开源的商业模式如何?

  • 7. 开源有何创新机会?

因此,围绕开源话题,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齐聚一堂。他们既在开源技术发展历程的躬身力行,也在现场儒辩中兼容并蓄。他们分别是:

  • 孙凝晖,CCF会士、 常务理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

  • 赵琛,中科院软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张平,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

  • 周明辉,北京大学教授

  • 崔宝秋,CCF企工委主任,小米集团副总裁

CNCC 2021重磅启幕:与John Hopcroft、孙凝晖等数十位顶级学者,共飨计算机年度盛会

从左到右为包云岗、孙凝晖、赵琛、张平、周明辉、崔宝秋

包云岗首先指出,开源技术的发展顺应时势:《“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鼓励企业开放软件源代码、硬件设计和应用服务。开源已经成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方式之一。

孙凝晖院士补充道,开源是打破垄断的一种有效手段,推动各行各业在开放共存的生态中向前发展。中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开源运动,它与产业形势密切相关。

崔宝秋从产业界视角出发,做出回答,他认为,开源代表了一种新的更加有创造性的发展模式,代表开放创新,鼓励共享的技术理念和精神,而不只是一种软件分发方式或硬件联络模式。第二,开源代表了一种快速提升竞争力的发展模式。现如今世界上的AI巨头纷纷拥抱开源,因为开源平台能够快速奠定他们在各个领域的领先地位。从大国发展来看,开源制度体系与我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相一致,符合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顺应人类发展的历史趋势。

张平从法律视角出发,认为开源的运动起源于反抗知识产权制度的思潮。有知识产权保护就一定有逆产权保护,当过度的版权思想滞后开发者们的创新步伐时,社会一定会进入一个“技术大协作时代”。

她提到,开源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开放模式,但它无脱离市场经济,需要用市场的办法、商业的模式去运行。与商业逻辑不同的是,它用奉献打破垄断,凭借开源社区的协议、许可证,推动开源运动向硬件开放、向数据开放、向标准开放。未来,它将开始创造一个和谐的创新环境,推动各行各业在创新中取胜,最终回归到知识产权的比拼上来。

宏观来看,开源技术有两个关键词:一是协作协同,二是绑定市场经济。所以,开源解决的是生产关系的问题,用生产关系再组的方式为国家改革注入新动力。

赵琛在表述时,肯定了张平提出的“大协同”说法,认为在大协同时代,开源已经成为时代主流,开源软件成为一种新型基础设施,更新迭代速度超过任何硬件基建,是数字化时代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不能忽视的事情。

在开源共荣的另一面,还存在哪些纠纷和风险?在会议现场,六位学者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分享了不同的观点。

长期从事开源许可和开源生产模式的周明辉教授认为,对于个人来说,几乎可以用零风险来描述整个参与过程。对于其他参与者来说,使用开源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开源软件自身的搭建问题,比如单一节点成为攻击开源系统的关键。

赵琛表示,随着开源技术的发展,技术的碎片化问题、用户过度依赖某个软件供应商的问题会更加凸显。我们应该用技术手段去解决这些潜在风险,关键是满足使用者对技术的归一诉求,比如组件原子化、平台套件化,用一套打法服务所有用户和企业。

除了开源社区的技术发展问题,还有社区的运营问题。

实际上,GitHub一直独占开源社区的榜首,中国的开源社区在国际中并不多见。孙凝晖表示,说到底,开源社区是一个“社会组织”,要面临社会发展中的两大难题,一是公平,二是效率。如何在推动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过程中,兼顾好其他组织的发展,需要协同好开源社区内、外两面。

崔宝秋补充了两点,一是开源项目的成功与否与社区运营直接相关。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开源的精神、理念和打法。一家企业应该首先决策出哪些项目应该开源,哪些项目不应该开源,从通用性和技术特色的角度做判断。但实际情况是,企业往往为了树立技术品牌、提升KPI和企业影响力而开源,推出很多没有必要的项目。二是开源社区的成功与社区的领导人,核心团队的开放性、中立性、友好性直接相关,他们应该有一点长期主义的理想色彩。

具体到开源社区的打法上,崔宝秋也分享了两点:一是保持线上的活跃度,保持开源软件的更新节奏。简单来说是遵循两个准则,release early(发布早),release ofen(发布多)。二是将社区延伸至线下,建立MeetHub,由虚拟交往转为真实交往,将线下互动发展为最具活力的开源形态之一。

随着论坛进入尾声,主持人包云岗抛出最后一个问题:中国的开源社区有哪些未解难题和发展趋势?

几位学者共同谈到一个关键:开源社区的发展不仅要靠企业界,也要依靠学术界。但在中国学术界,学者的研究工作却常被量化。张平露出一种隐忧:在这种重大基础研究中,一旦用知识产权的指标、文章发表的指标衡量学术研究,科学家不可能不为世俗评价体系所左右。开源讲奉献和共享,研究讲版权和独立,中国的开源之路,还任重而道远。

在论坛最后,主持人包云岗回顾不到一小时的圆桌论坛,用五个关键词来概括本次以“数字化转型的开源之路”为主题的圆桌论坛:开源即打破垄断,即生产大协作,绑定市场经济,维护知识产权以及开放奉献精神。

回归到数字化转型,我们已经断定它是大势所趋,也同样认知到转型不是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同这样的讨论,我们需要技术的开源,也需要思想的开源。

至此,伴随着该圆桌论坛的结束,以“计算机加速赋能数字化转型”为主题的 CNCC 2021 首日落下帷幕。回顾这一天,数位计算机专家和政府领导人的期望与寄语,四位国际顶级学者和院士的精彩演讲,以及六位学术大咖的高端圆桌对话,使这一天值得反复品味。

延续往届大会,CNCC 2021为期三天,在明后两天里,是同样无比精彩的18个特邀报告、3场大会主题论坛。它们涵盖知识图谱、量子计算、超算、人机交互、物联网、虚拟现实、芯片、边缘计算、机器人、区块链、大数据等数个年度热门方向,从学术、技术、产业、教育、科普等32个方向,将国内人工智能学术界和工业界两大领域融合一体。

今年CNCC 邀请了不同领域成就卓然的超过600位专家学者、企业领导者,国内外顶级专家汇聚一堂。前沿技术、先进理念、精彩观点的碰撞交融,这场规模空前的计算技术饕餮盛宴,值得期待!

CNCC 2021重磅启幕:与John Hopcroft、孙凝晖等数十位顶级学者,共飨计算机年度盛会

推荐阅读

GAIR 2021大会首日:18位Fellow的40年AI岁月,一场技术前沿的传承与激辩

2021-12-10

CNCC 2021重磅启幕:与John Hopcroft、孙凝晖等数十位顶级学者,共飨计算机年度盛会

致敬传奇:中国并行处理四十年,他们从无人区探索走到计算的黄金时代 | GAIR 2021

2021-12-09

CNCC 2021重磅启幕:与John Hopcroft、孙凝晖等数十位顶级学者,共飨计算机年度盛会

时间的力量——1991 人工智能大辩论 30 周年纪念:主义不再,共融互生|GAIR 2021

2021-12-12

CNCC 2021重磅启幕:与John Hopcroft、孙凝晖等数十位顶级学者,共飨计算机年度盛会

未来已来,元宇宙比你想象中来得更早丨GAIR 2021

2021-12-12

CNCC 2021重磅启幕:与John Hopcroft、孙凝晖等数十位顶级学者,共飨计算机年度盛会


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雷峰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CNCC 2021重磅启幕:与John Hopcroft、孙凝晖等数十位顶级学者,共飨计算机年度盛会

分享:
相关文章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