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行业云 正文
发私信给王振
发送

0

进击的蚂蚁金融云与场景焦虑的银行

本文作者: 王振 编辑:温晓桦 2017-12-15 18:08
导语:蚂蚁金融云从包括软件技术、中间件、数据库、大数据等底层技术,到信用、风控、AI、区块链等全栈式金融科技输出到城商行。

进击的蚂蚁金融云与场景焦虑的银行

作者:王振、温晓桦

雷锋网AI金融评论报道,今年9月,蚂蚁金服与南京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1月18日,双方共同打造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正式上线。从达成合作,到上线平台并投入运营,蚂蚁金服与南京银行双方从零开始全新建设的整套互联网金融平台仅用了不到5个月时间。

作为中国排名前四位的城商行,南京银行此次把核心互金平台系统的搭建交给蚂蚁金融云,这在传统银行依然广泛使用IOE架构的背景下,也是一次不小的突破。

而这也是蚂蚁金服第一次以云服务为依托,将其分布式技术和业务创新能力整体输出给银行业。据刘伟光介绍,今天蚂蚁金服帮助南京银行打造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仅在技术路线上完全采用全新的技术栈,同时在项目实施交付上打破了传统IT项目中的流程和做法,不再用总包商、集成商、多方产品供应商组成多国部队联合作战的模式,而是采用一站式服务做法,并且利用了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各自优势,以及DevOps的工具,以大大缩短项目开发测试周期,将互联网项目交付的速度带到了传统的银行中。“这无疑具有里程碑似的的意义。”

金融云的应运而生

随着云计算、云服务的兴起,行业云应运而生。对于中小银行来说,自建一套云设施所付出的成本和要克服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有点实力的厂商都瞄准了这个市场。到目前为止,金融云这个领域,或者是概念,已经不是互联网公有云提供商独占的舞台,而是已经成为互联网系公司和银行系科技公司共同争夺的香饽饽。

而从基因出发,还是各有各的打法。一些互联网公司,或是依靠前端产品带来的流量,以及第三方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技术与产品策略组合都围绕着要成为银行、基金、证券、保险等领域金融机构建立生态化互联网金融平台首选的提供商而展开。

而相对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依托同业资源做单个系统的模式来说,蚂蚁金融云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系金融云,则更倾向于“TechFin”——开放技术与流量资源,只做“一半”。

这看似是一场金融科技公司促进金融机构技术应用繁荣的运动。而事实并非如此。

可以明显发现的是,从技术应用的角度讲,过去甚至直到2016年上半年,金融云专区提供的技术服务一般包括:存储、hadoop计算、结构化数据、负载均衡、防DDoS攻击,和传统的云是没有什么大的差别的。而到了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各家金融云计算提供商不管应用明不明确,打包的服务中都会有“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两个关键词。

某民营银行首席信息官不久前对雷锋网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以往集中解决稳态的基础金融云服务并不能满足银行客户对敏态的需求。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学教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日前撰文指出,“商业银行面临严峻的北美、欧洲的互联网银行已经开始从互联网银行1.0时代的直销银行逐渐向2.0版本的移动银行发展,未来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范围内以移动银行为代表的零售银行的最主要驱动力。”

科技公司在引领技术前沿的同时,更多是在适应金融市场的需求。过去约一年时间,互联网金融,或者金融科技公司群起带来的消费金融、个人理财等零售业务市场异军突起,而银行长期以来依赖的传统利差业务,同业合作、同业拆借、企业贷款等业务已经相对饱和,通过打造自己的互金平台,或者建立直销银行来发展个体业务成为当下银行竞争的不二选择。

而在关于未来金融科技开放战略版图问题上,蚂蚁金服副总裁、蚂蚁金融云总经理刘伟光告诉雷锋网AI金融评论,蚂蚁金服对于金融机构的科技赋能开放是技术体系输出,包括蚂蚁的技术和架构咨询能力,金融业务能力和技术能力的结合才是蚂蚁科技开放的精髓,除了基础架构中的分布式数据库和中间件、大数据分析、移动开发框架等基础的IT能力之外,还包括金融行业所需要的的面向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安全、信用、风控能力。

从牵手南京银行看,互联网科技如何改变传统银行

以南京银行的合作为例,据雷锋网AI金融评论了解,2017年年初,南京银行IT部门同事感到头疼的是近两年来快速增长的线上业务,让南京银行的系统压力倍增。去年,当南京银行刚开始做线上消费金融业务时,系统里的借据只有20万,而目前系统管理的借据已经超过500万。现有的系统仅能支持百万级别的线上账户数,面向上亿级客户的处理,基础架构无法支持高并发、高可用性,所以需要采用云计算技术为架构核心系统弹性伸缩能力。此外,现有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有大量业务需要由合作渠道方基于互联网发起,类似收银台等需要植入到合作平台的应用中,这些都需要采用基于开放平台的SDK或OpenAPI等技术。鉴于此,南京银行需要打造双模IT互金平台来支持线上金融业务指数式发展。

事实上,长久以来,银行对于金融级系统要求极高,金融级的技术要求一直秉承这样的原则:资金安全,交易强一致、数据强一致、准实时交易、资金核对、异常熔断、快速恢复;达到99.99%以上的高可用性和异地多活容灾能力;安全,多层检测、感知与防御各类安全攻击;性能,包括响应时间、并发能力、快速调集资源;单笔交易和峰值交易平均成本;全链路数据质量管理与治理能力等六大要求。

据雷锋网AI金融评论了解,蚂蚁金服的技术方案在遵循上述要求之外,同时融合了云计算的技术趋势,其分布式中间件SOFA和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还体现了核心强一致,周边最终一致、弹性伸缩,优雅降级、实时高并发、高频发布、一键部署、智能管控等能力,这其实也是对云计算时代的金融级技术标准的重要补充。

银行业的场景金融之路

事实上,这个合作还有另一层逻辑。

从近期金融科技行业的动作来看,场景,是近来传统银行的头号大事。面对金融市场周期下行,银行们如何应对?有人转型做金融科技公司,也有的直接转型为科技公司。但零售业务,是各家共同面临的选择。从银联统一银行业支付App,到各大银行与O2O、游戏、电商联合发布的主题信用卡,这都在传递一个信号:场景,是金融科技下一场战争。

在刘伟光看来,蚂蚁金融云已经支撑了包括支付宝、余额宝、网商银行、借呗、花呗等一系列业务,在今年双十一中,支付宝更是承受住了25.6万笔/秒支付笔数的高并发交易,现在他们也是在将自身金融场景锻造出来的技术,对外输出给更多金融客户。据雷锋网AI金融评论了解,除了南京银行,蚂蚁金融云与另外多家金融机构的合作也在有条不紊推进中。

事实上,站在银行的角度,银行所需要的同样是类似支付宝所能提供的场景金融服务。首先,越来越多的用户的银行APP只会在理财、还信用卡等交易时,才会使用到。虽然很多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都陆续推出了自家直销银行APP,但是对于手机银行APP到底应该整合怎样的服务,技术上能否达到用户高并发的要求,很多银行,尤其是城商行和农商行、农信社在很长时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对标方案。

其次,场景金融之路要走移动互联网优先战略,在场景、技术上深耕细作,形成资金+场景+技术三重驱动。而金融服务的场景化面临诸多新的挑战。比如利用金融级生物核身手段在线实现用户身份识别,利用大数据刻画用户的行为信息,从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综合生物信息和设备信息等在完善的风控体系下给用户提供最便利的金融服务,利用AI技术提供智能化的金融咨询和客服服务。

举例来说,上个月招行发布的APP6.0给人的形象则是摆脱了金融APP不再百分之百为金融的功能,其中不乏集成了客户经理连线、接收客户活动、权益、资讯等服务、扫一扫连接网点、AR看金功能等。招行APP6.0醉翁之意其实在于要打造金融生活工具,而不再只是金融交易平台。所以,面对此前低频、打开粘性不够的情况,越来越多银行更希望的是如何借助金融科技企业,打造以用户为中心,更加贴近生活场景,更好触达服务,触达客户心智的数字化银行,提高用户的黏性。未来每一个银行手机APP都将不再只是银行业务的APP,逐渐会演变成金融生活场景平台。而对于熟悉支付宝APP上丰富场景应用的用户来说,能够在银行APP上享受相同或类似的的场景金融服务也能提高用户对银行的体验和满意度。在刘伟光看来,蚂蚁金服也是在把多年来在支付宝上积累的技术和运营经验赋能银行客户去推出下一代的数字化银行,搭建更多场景服务。

沟通会当天,雷锋网在内的媒体对蚂蚁金融云高管进行了采访,以下为对话精要:

Q:蚂蚁金服除了银行之外,对于像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案例有哪些?

刘伟光:都有合作。金融科技是赋能整个大金融领域机构,例如合众人寿,使用蚂蚁金融云的智能云客服,产出提高300%,三年内机投入成本降低2倍,例如信美保险,也是业界第一个全面上蚂蚁金融云的保险公司,还有很多的类似的案例,除此之外,跟社会民生和支付相关的场景,我们也会做,例如上海地铁的扫码乘车之类,而且马上会有更多的提升百姓生活出行体验的案例将面世。

Q:在与传统银行深度全面合作中,如何保障客户信息、资金的安全?

樊华(蚂蚁金融云首席架构师):保障客户的信息和资金安全是蚂蚁金融云的生命线。蚂蚁金融云自身通过ISO27001、工信部可信云以及等保四级等安全认证,为客户提供最为安全可靠的云服务;我们金融级技术产品是支付宝十多年的金融科技能力的结晶,拥有全面高效的监控、风控、熔断等安全机制,经受过多年严苛的大规模金融交易的考验,保持着百万分之一的资损记录,可为银行客户提供最安全的金融科技服务;我们还为客户提供混和云技术。客户既可以选用专有云技术,进行本地化部署,把数据保存在本地,也可选用公有云技术,进行低成本高效率的云上部署。云上云下技术同源,两种方式随需采用,照顾到客户的全方位安全需求。

Q:未来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方式有什么不同?

陈威(蚂蚁金融云总监):银行机构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我们对不同细分群体有不同的侧重,城商行或农商行等中小机构愿意做数字化,互联网化转型,但是IT基础相对薄弱,那我们之间的合作基本上会以全栈式AntStack金融科技的方式输出,涵盖从底层基础云服务至分布式架构上的分布式能力,到偏业务解决方案的一些能力,包括风控、信用等。例如像农村金融机构或其他更小的金融机构,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大的体量需要分布式支撑,更多可能是在风险控制和偏业务层面的合作。在大型银行上我们将会更多的以技术输出的方式助力他们走向未来的分布式架构改造。

进击的蚂蚁金融云与场景焦虑的银行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
Baidu
map